第476章 水落石出(1 / 2)

人群分开,张自良为首的四个德高望重的长者鱼贯而入。

“老夫山阳书院院长张自良,这位是海州清风书院院长李汝何,这位是原礼部尚书秦一川,这位是海州于家于人俊,不知我们够不够格见证啊?”

张山长声音洪亮,看向袁家母子。

袁家,早就不如往昔了,不仅子弟不成器,家风家教更是上不了台面。

“老师,您怎么来了?”

木清和杨大山连忙迎上去,一一见礼。

“本来打算和几位到你家茶山走走,听说你们要祭祖,就过来凑凑热闹!”

张自良看着得意门生,也不避讳,虽然有这个关系,但是没有人会质疑他的公正性。

这几尊大佛一来,马车上的其他人也依着礼数,纷纷下车,过来行礼。

“张兄啊,咱们这一来,可是给人家添麻烦啦!”李汝何笑呵呵的,嘴上说着麻烦,脸上却一点不好意思的劲儿都没有。

“不麻烦,不麻烦,您几位是我们请都请不来的贵宾,怎么会麻烦呢?”

杨大山和花蓉没想到突然来了这几位贵人,天呐,这可都是整个东朝传为神话般的存在啊!

村里人不认识这几位,可是袁家母子却是如雷贯耳,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想尽办法都拜不进门的这些人,居然和杨家关系那么好。

“几位大人,在下袁家有为……”

“哦,没听过!”

袁有为话没说完,就被快人快语的于人俊一下子撅了回去。

“我说木清小子,不是要请人做见证吗?别耽搁时间了,快点搞!”

“是,于先生!”

木清也不愿意在这里多纠缠,马上就要进京,如果能得几位老师指点一二,对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机遇。

“来人,把几位族老请上来!”

乡亲们都有些奇怪,这袁家和杨家的事情,怎么还把几位祖老给叫来了?

“六太叔公,诸位长辈,请大家过来是是有点旧事需要问,还请大家如实相告。”

“木清啊,有什么事咱们回去坐下慢慢谈,成吗?”

六太公毕竟上了岁数,声音都有些抖,可还是在两个人的搀扶下,到了现场。

“事情不复杂,不会耽搁多长时间,我已经让人去取椅子,您老坐下来,稍坐。”

风琴那边得到消息,已经让人赶着牛车送来了好几把椅子。

下人快速将椅子放到路的两旁,恭敬的将几位大儒请到一边,另外一边则将族老们扶了过去。

“刚才大家也听到了,我们和眼前自称袁家的这些人,有些旧事,本来想过几日再去处理,不曾想人家先行找上了门。”

木清朝着四周行了个礼,“既然已经上门了,那今天就正好把话说开,也让多年前的事情,有个着落。”

袁老夫人心中一紧,这小子不会是掌握了什么证据吧?

“算了算了,本来是想登门认亲,恭贺一番的,既然你家不愿,我们母子也不强求,现下离去便是了。”

说完就转身,想拉着儿子上车,趁现在溜之大吉。

“别忙啊,老夫人,大家都坐下来了,也不差这一时三刻。”

墨良带人将袁家护卫拦住,强硬的将袁家两母子围在了圈内。

木清也不废话,直接将当年京都杨家出事之前,将家中长女,也就是他的奶奶,托付给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夫,带了杨家一半的家产,随他到逐州成婚。

至于带了多少东西?舅爷爷留着的嫁妆单子就在他手上,照单子简单读了小半部分,这泼天的富贵,就让众人嘴巴惊得能塞得下鸡蛋。

“这事老夫知道,杨家世代经商,家资丰厚,称得上富可敌国,当日杨家家主预测家中有变,赶着时间将女儿嫁了出去,后来被查前又主动献出了所有家产,才勉强留住了一点根。”

这些人中秦一川年纪最大,彼时正好在京中任职,只不过职务不高,详细内情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