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进步的白糖(2 / 2)

婆婆没搭话,只是坐在石凳上,看着白糖啃馍的模样,又“呵呵”笑了两声,手里慢慢剥着颗晒干的野枣,枣肉干甜,核小肉厚。

夕阳斜照时,河边的芦苇荡泛着金红的光,穗子被风拂得轻轻晃,像铺了层碎金子。

墨韵从怀里掏出个布囊,是用粗布缝的,上面还绣着朵小小的枣花——是婆婆那年给他缝的。

他把布囊倒过来,从里面倒出一把细如米粒的陶土颗粒,落在手心轻飘飘的,风一吹就往旁边飘。

“前日躲的是泥团,今日躲这个。”

他掂了掂陶土粒,指尖捏起一粒,

“芦苇丛里走三圈,被打中三下就算输。记住,不许碰断芦苇秆,也不许走回头路。”

白糖凑过去看,这陶土粒比之前的泥团小了十倍,颜色和芦苇根的颜色差不多,落在草叶上都难分辨,更别说风一吹还会偏方向了。

“这也太小了……”

他嘟囔着,却还是挽了挽袖子,

“来吧!我肯定不会输!”

他刚钻进芦苇丛,就听见“咻”的一声轻响——是陶土粒飞过来的声音,又轻又快。

白糖忙往旁边侧身,陶土粒擦着他的耳尖飞过,打在芦苇秆上碎了,留下一点浅黄的印子。

他不敢大意,脚步放得极轻,借着芦苇的掩护绕来绕去,耳朵竖得老高,听着陶土粒飞过来的声响。

可陶土粒太轻,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风一吹还会变向。

没走半圈,后背就被打中一下,凉丝丝的土末沾在布衫上,有点痒。

“哎呀!”

他急得加快脚步,却没注意脚下的石头,差点绊倒,又被一颗陶土粒打中了胳膊。

“还有一次。”

墨韵的声音从芦苇丛外传来,带着点淡淡的笑意。

白糖咬了咬牙,停下脚步仔细听——不光听声音,还看芦苇穗的晃动。

陶土粒飞过来时,哪怕风再大,也会带得穗子轻轻抖一下,那抖动和风吹的不一样,更急些,也更碎些。

他试着盯着前方的芦苇穗,看见有穗子轻轻抖了下,立刻往旁边躲,果然一颗陶土粒擦着他的腰飞了过去。

就这样,他靠着看芦苇穗的动静,慢慢摸出了门道,最后一圈走下来,居然只被打中了一下。

“今日算过了。”

墨韵收起布囊,从芦苇丛外走过来,见白糖满头大汗地跑出来,耳尖还沾着草屑,脸颊上蹭了点泥,忍不住伸手替他拂掉。

白糖咧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刚想说话,就听见旁边传来“呵呵”的笑声。

班主婆婆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河边的石头上,手里还剥着颗野枣,枣肉甜津津的。

她刚才就来了,坐在石头上看了半天,没喊停,也没指点,就像看孩子们玩闹似的,眼神里满是温和。

见白糖看过来,她把剥好的枣递过去:

“慢点跑,当心脚下的石头,河边滑。”

说着又“呵呵”笑了笑,起身挎起竹篮——篮里的枣馍已经凉了些,却还带着甜香。

“我先回去做饭,你们早些回来。”

她慢悠悠地往回走,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落在河边的草地上,像幅柔和的画。

白糖咬着甜枣,枣肉的甜混着陶土的土腥味,居然也不难吃。

他攥紧爪心,忽然觉得今日的训练好像没那么难了——扎桩时的腿酸,缠石子时的手麻,躲陶土粒时的慌张,好像都被婆婆的笑声和枣的甜味冲淡了。

“墨韵哥,明日是不是还要加难度?”

墨韵点头,指尖碰了碰他的额头,沾了点汗:

“明日练‘动中缠’——边扎桩走,边缠石子。走的时候,桩子的姿势不能乱,石子也不能掉。”

“动中缠?”

白糖吐了吐舌头,想象了一下边走路边扎桩,还要缠三块石子的模样,觉得胳膊又开始酸了,可眼里却没退缩,反而亮闪闪的,把枣核扔得老远,

“好!我肯定能成!说不定明日还能多缠一块石子呢!”

墨韵忍不住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

“先把三样缠稳再说。”

晚风掠过芦苇荡,带着野枣的甜气和河水的清冽。

墨韵望着白糖蹦蹦跳跳追蝴蝶的背影,又看向班主婆婆远去的方向——夕阳已经沉到山后,天慢慢暗下来,远处的山影渐渐模糊。

他摸了摸怀里的木牌,上面的莲纹被体温焐得暖融融的。

这棵刚冒了新枝的小树,不仅乐意往下扎根,还想着往上长呢。

剩下的,陪着他慢慢练,慢慢长便是。

白糖追了会儿蝴蝶,又跑回墨韵身边,手里攥着几颗光滑的石子——是刚才躲陶土粒时捡的,想着明日缠石子时可以用。

“墨韵哥,你说婆婆刚才看我训练,是不是觉得我很厉害?”

他仰着头问,眼里满是期待。

墨韵点头:

“嗯,婆婆肯定觉得你很厉害。”

白糖笑得更欢了,拽着墨韵的袖子往回走:

“那咱们快点回去,我要跟婆婆说,明日我肯定能练好动中缠!”

河边的芦苇穗还在晃,风里的甜气越来越浓,伴着两个身影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暮色里。

院里的槐树叶已经暗了,露水又开始往下滴,落在青砖上,滴答,滴答,像在数着日子,等着那棵小树扎稳根,长得更高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