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397:怪物养成计划(求月票!)
林奇打满下半场,拿下了自己退役巡演的第一场比赛。
这是对今年夏天所有喧嚣与挑衅的最有力回击。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林奇没有丝毫怜悯,更无半分虚伪的风度。
他故意询问记者:
“嘿,有人看见我拿着鞭子或者滚烫的烙铁逼迫凯文.杜兰特当配角了吗”
记者席爆发出一阵哄笑,林奇却表情严肃。
他继续说:
“所有人都想在聚光灯下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人都憎恨自己‘二等公民’的身份和待遇,憎恨自己只是‘王的盛宴’上的一道配菜。
我非常理解这种心情,就像我刚踏入联盟时,也曾憎恨所有的聚光灯都只聚焦在卡梅隆.安东尼一个人身上。
但我从来没有抱怨什么,因为我知道,搞不定梅洛是我的问题,不是梅洛的问题。
现在也一样,你们不想成为‘thestti’的配角,没问题啊,没人逼你们上场当配角。
但如果你不够格当主角,你就最好闭嘴!”
这就是为什么林奇总说,行动才是最掷地有声的回应。
这场比赛的回应力度,比之前那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还要强百倍。
另一边,凯文.杜兰特没有参加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史蒂夫.科尔对此的解释是:“kd今晚有一些私人事务需要处理。”
但这种解释,就好像一个片儿姐说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人体构造研究与实践”一样苍白无力。
全世界都知道,被彻底击垮的凯文.杜兰特就是太沮丧了,所以不想露面。
他怀着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踏入这个赛季,他彻底拥抱了传切体系,球队引进安德烈.伊戈达拉的交易更是让他自信满满。
他坚信自己会是那个粉碎林奇退役巡演美梦的终结者。
结果,他却让林奇喜提“kd严父”的绰号。
休赛期,林奇从假期中归来时,比尔.西蒙斯那句“你们严厉的父亲回来了”就已经备受争议。
而此刻,“严父”的身份被精准、耻辱地钉在了凯文.杜兰特一人头上
这种屈辱不亚于让他在2025年揭幕战上眼睁睁看着雷霆队领取总冠军戒指,最后还以仅仅1分之差输掉比赛。
今晚的结果对kd而言实在太过挫败。
很少有人能在承受了这般灵魂鞭笞后,还若无其事地站在聚光灯下,对内心敏感的凯文.杜兰特而言尤其如此。
相比起kd,斯蒂芬.库里以截然不同的姿态直面了这场失利。
他直视了今晚的结果,并鼓励全队:
“尼克斯也输过揭幕战,我的意思是,揭幕战的胜负和一个赛季的最终赢家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联系。如果我们想夺冠,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艰难得多的挑战。恭喜尼克斯,但今晚的失败不会击溃我们。”
雷霆主帅史蒂夫.科尔的表情也比较轻松,而这并非强装出来的镇定。
“林奇打满了下半场,这是尼克斯能赢下比赛的关键。毫无疑问,林奇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他不仅仅技艺超群,还拥有不屈的意志。
但如果尼克斯在新赛季第一场就要靠让林奇打满下半场来赢球,这其实说明我们距离胜利已经很近了。我们的进攻,逼迫林奇必须一直在场。
这还只是新赛季第一场,这个赛季还很漫长,林奇不可能每场比赛都这样燃烧自己。如果是在一轮系列赛中,林奇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打满半场。
我觉得,我们今晚的表现,已经触摸到了林奇统治力的极限边缘。
我们距离篮球之神,从未如此之近。”
史蒂夫.科尔对今天的结果其实很满意,他认为,尼克斯是靠着非常规手段才拿下了最后的胜利。
而这种手段不具备持续性。
一位espn记者站了起来:“你是否在暗示,如果将比赛拉长到季后赛七场的程度,雷霆队将会终结尼克斯”
“是的,”史蒂夫.科尔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但你不能要求林奇打得更久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史蒂夫.科尔走向客队更衣室。
他脑海中仍在勾勒着雷霆新赛季的宏伟蓝图——流畅的传切、摧枯拉朽的进攻,以及终将碾碎盛大巡演的胜利。
今晚的失利不过是漫长赛季的一个小插曲,他们离掀翻那座大山,从未如此接近。
走到一半,他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背着nba新秀特有的粉红色书包,抱着一堆饮料,往主队更衣室的方向走跑。
史蒂夫.科尔知道这家伙是谁,尼克斯今年夏天选中的,名字复杂得像是把二十六个字母随机排列的五号新秀。
今晚他上场了几分钟,表现不说差强人意,也算得上一无是处。
此时,新秀的脚步有些踉跄,脸上还残留着迷茫和几分不甘。显然,他还未从今晚那几分钟灾难级的表现中走出来。
他们对视了一眼,然后匆匆擦肩而过。
史蒂夫.科尔继续沉浸在对新赛季的美好畅想中,完全没有在意那个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家伙。
名叫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的新秀,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瞬间被他抛在脑后,消失在通道尽头的光影里——
揭幕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吉米.巴特勒照例早早开车前往格林堡训练中心。
因为昨天刚刚打完比赛,所以尼克斯今天的常规训练是从下午开始的。
但真正年轻且强力的吉米巴,往往都是大清早开始就充满硬邦邦的活力,往往也都是大清早就需要找些事情干,来缓解这种过度的活力。
所以,他和往常一样,大清早就驱车前往格林堡训练中心。
虽然这个赛季他正式成为球队首发,可他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训练要求。
他清楚,首发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更大的责任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像他这种纸面天赋不强的家伙能够在一支争冠球队打上首发,就一定不能安于现状。
他必须永不停歇的搏杀,容不得半点安逸。
当格林堡训练中心熟悉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时,一个迎着熹微晨光奔跑的瘦长身影吸引了吉米.巴特勒的目光。
吉米.巴特勒几乎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只有他拥有如此这般夸张的身体比例。
他摇下车窗,放缓车速,探出头喊道:“嘿菜鸟!又忘了给自己留打车钱了”
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在训练营期间曾出过一件糗事,因为把钱打回了家里,忘了给自己预留叫车的费用,于是只能靠双腿跑去训练中心。
最终还是一位好心球迷送他去了训练馆,他才没有在训练营开始的第一天迟到。
所以,吉米.巴特勒以为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希腊怪物摆了摆手,喘息声在清晨的静谧中格外清晰:“不,吉米,我就是.呼.想跑一跑。你先去吧,不用管我,待会儿见。”
告别了吉米.巴特勒,扬尼斯.阿德托昆博继续奔跑。
他的尼克斯队训练服已经湿透,他的呼吸已经变得相当沉重,但他不想停下来。
奔跑是他对抗压力的武器。
昨夜和今晨,扬尼斯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纽约这座篮球圣殿的噬人光芒与冰冷残酷。
在这个全世界最备受瞩目的篮球大本营,哪怕是一个新秀,关注度也高得吓人。
这是一把双刃剑,在纽约打球意味着想出名更容易。只要你能拿出表现,便将光芒万丈。
但被置于显微镜下审视同样意味着,你承受的批评也会更多。
林奇时代的尼克斯,从不乏因无法承受这座城市的重压而黯然离去的球员。
在纽约生存,学会吞咽如刀的批评,是每个球员的成人礼。
希腊怪物同样没能逃脱这个考验。
尽管昨晚他只在场上挣扎了不到五分钟,媒体和球迷的口诛笔伐却已铺天盖地。
《纽约时报》毫不留情地将他打上“林奇时代唯一失败的乐透选秀”烙印。
史蒂芬.a.史密斯在黄金时段的节目中咆哮:“如果不是上帝怜悯般赐给我们一个安东尼.本内特,扬尼斯就是前五顺位中最彻底的灾难!他那几分钟的表演,简直脏了篮球麦加的地板!”
无数纽约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别再让扬尼斯上场了!”
这滋味并不好受,一个夏天的汗水、盐湖城训练营的煎熬、无数个加练到深夜的孤寂时刻这些无人看见,更无人关心。
人们只会因为他几分钟的糟糕表现,而将他全盘否认。
想起那些冰冷的字眼和喧嚣的质疑,扬尼斯咬紧牙关,将头埋得更低,双脚重重地踏在路面上,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与委屈都踩进尘埃里。
在希腊时,文明和北美一样已经快要消失殆尽。
扬尼斯经常会遇见一些极端人士用暴力手段对待移民,那些人会不由分说的攻击移民,将他们粗暴的拖下公交和地铁,然后狠狠的殴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