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745章 收购嘀嘀单车!别说一千亩,就是一万亩我也能搞定!

第745章 收购嘀嘀单车!别说一千亩,就是一万亩我也能搞定!(2 / 2)

程维轻轻一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带着几分从容:“季总,能否‘回家’,还得看马老师的诚意。”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早已是三分天下的格局。

OFO单车占六成份额,嘀嘀单车占两成半,小黄单车则占一成半。

他这话的言外之意很明确:马立云想拿下嘀嘀单车,得开出足够合适的价码才行。

和三年前比起来,程维的心境早就不一样了,商业思维也远比从前更成熟。

季刚脸上的笑容不变:“诚意这东西,阿狸一向不缺!不过程总也应该明白,眼下共享单车赛道的盈利模型还没跑通,合理的报价才能促成交易完成。”

程维听出了季刚话里的弦外之音,无非是想压低收购价格而已,但他知道,只要阿狸还没放弃O2O战略前,嘀嘀单车就始终是其生态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阿狸本地生活服务已涵盖餐饮外卖、酒店预订、旅游等多个领域,而嘀嘀单车作为“最后一公里”出行工具,能够将到店、到家、旅行等场景进行有效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嘀嘀单车便捷地到达餐厅、商场等消费场所,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消费链路,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粘性。

另外,嘀嘀单车拥有1.6亿的月活用户基础,一旦成功收购,阿狸就能够扩大流量池。

同时,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较高,日均使用次数远高于外卖等业务,这为阿狸带来了新的高频流量入口,有助于推动用户转化,将嘀嘀用户转化为阿狸其他业务的消费者,实现价值最大化。

最后一点是,嘀嘀单车在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出行数据,包括用户的骑行轨迹、出行时间、常用地点等。

这些数据与桃点点、大众点评、夭猫的消费数据相结合,可以帮助阿狸更好地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优化业务布局和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例如根据用户的骑行数据推荐附近的餐厅、景点等,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商业价值。

最关键的是,嘀嘀单车是阿狸最好的选择。

OFO单车的背后是森联资本,本身就是人家的子公司,肯定不会卖给阿狸。

至于小黄单车,创始人是常威,可他的背景实在太硬,真要收购小黄单车,很容易给阿狸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边走边聊,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桃花岛办公室。

季刚抬手,敲了敲房门。

“请进!”马立云应了一声。

得到马立云的许可后,季刚才拧动门把手,领着程维走进了办公室。

“程总!请坐!”

马立云在看到程维后,起身走到门口,拉着程维来到会客区坐下。

季刚看在眼里,悄悄朝马立云的秘书递了个眼神。

秘书秒懂他的意思,转身就去泡茶了。

程维见状,暗爽不已。

搁三年前,自己哪有这个待遇啊!

马立云亲自给程维递过一杯刚泡好的西湖龙井,开门见山地说:“阿狸要用嘀嘀单车补全O2O的生态链,开个价吧。”

程维闻言一愣,他没想到,马立云竟会如此直接。

他故意装作思考的样子,片刻后报出价格:“15亿美币。”

“嘀嘀单车的市场投放量仅有300万辆,单日营收不足千万,一年下来也就30亿的盘子,利润率我按10%算,也就3个亿,你觉得15亿美币的报价合理吗?”

马立云笑着反问。

程维没接话,只是转头看向身边的助理。

助理立刻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里面是嘀嘀单车的核心财务数据。

程维则顺手递到了马立云面前。

马立云接过文件,翻到用户数据那一页时,不禁嗤笑一声道:“1.6亿月活里,有8000万沉睡用户,连续三个月没打开过APP的,也好意思算进核心资产里?”

“马总,沉睡用户也是用户,只要阿狸把嘀嘀和桃点点、夭猫的账号体系打通,发几张骑行优惠券,这些用户很容易被激活。”

程维丝毫不慌,极为冷静地回答道。

程维摸准了阿狸对嘀嘀单车的迫切需求,自然不会轻易松口。

不过近一年来,他也看清了一个问题:嘀嘀单车的业务模式太单一,盈利水平一直很差。

说白了,就是赚不到钱。

关键在于嘀嘀单车没有生态协同,哪怕每天有几千万的日活流量,也只能靠骑行费、广告费赚点小钱,没有其他额外收益。

可阿狸不同!

只要拿下嘀嘀单车,阿狸不仅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线下流量,还能顺势打通自己的生态链。

“15亿美币绝无可能,阿狸最多出10亿美币。”马立云回道。

谈生意嘛,不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很正常。

……

……

两天后,即11月15日,澎湃新闻爆出消息:嘀嘀单车已与阿狸正式签订收购合同,程维借此成功套现70亿元,成了共享单车赛道里赚钱最多的人。

OFO单车虽是市场龙头,但主营业务利润并不高。

反倒是旗下的自行车整车销售业务,获利更多。

消息一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都炸了锅。

但让外界意外的是,程维并没有顺势回到阿狸,为老东家做事,而是悄悄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显然是认为自己捕捉风口的能力更强,要发挥自身优势。

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实现财务自由后,会选的主流路子。

毕竟打工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好好享受。

现在这些都有了,谁还愿意在公司给人当孙子啊。

对此,陈延森也没太在意。

因为快递和外卖行业急剧膨胀的员工和人道薪火数量,已经让他对共享单车的兴趣骤减。

第二天,橙子农牧科技对外宣布,将在琴岛即墨打造一座102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同时开始大量招募普通菜农。

招聘要求很简单,不看学历,只要肯吃苦、愿意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就行。

待遇方面也很明确:底薪3300元,缴纳五险一金,另外还有租房补贴、交通补贴、饭补,季度奖金也会正常发放。

消息一出,有人忍不住疑惑:“这也太离谱了!蔬菜一斤才卖几块钱,橙子农牧科技这么搞真能赚到钱吗?”

旁边立马有人接话:“你可别忘了!森联资本旗下有拼呗、筷跑、橙子超市,还有云速快递,完全能做到产地直发,把中间商赚的利润让给菜农,他们自己靠产业链整合,多半亏不了。”

远在春申的唐立新得知后,立即给陈延森打去电话。

“陈先生,春申可是农业大县!别说1000亩,就是一万亩地,我也能帮你搞定。”

唐立新眼巴巴地说道。

“一万亩?真的行?”

陈延森语气平淡地反问道。

“陈先生是认真的?”

唐立新追问道。

“橙子农牧科技在虚城建了养猪场,在江浙建了养鸡场,在琴岛建了果蔬种植基地,但其实我更想弄个民营农场。”

陈延森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