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734章 橙子农牧科技的第一个果蔬基地!莱格吉:老板,和您一样慷慨!

第734章 橙子农牧科技的第一个果蔬基地!莱格吉:老板,和您一样慷慨!(1 / 2)

11月5日,琴岛即墨的橙子鞋业工厂内。

距投产仪式开始还有半个时,中枢司负责人李骏辉带着助理匆匆赶到了现场。

按常理,一家年产值仅十几亿的制鞋厂,放在平时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可这家工厂背后站着森联资本,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虽2014年的琴岛产业根基已十分扎实,家电行业有海尔、海信两大巨头,高端制造领域有四方机车坐镇,海洋、石化、食品等行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但谁会嫌自家地盘上的企业多呢?

毕竟高新产业越密集,工业产值越高,地方税收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老板,中枢司的李骏辉先生到了。”

林国纶得知消息后,立刻凑到陈延森耳边提醒。

李骏辉?

陈延森闻声转身,以他的视力,即便隔着几百米远,也能清晰看到一辆奥迪车稳稳停在工厂大门前。

他略一思索,缓缓起身,和林国纶一同迎了上去。

尽管他和李骏辉素未谋面,但森联资本这两年在琴岛的一系列动作,比如买地建厂、成立分公司、修建员工福利房等,若没有李骏辉点头,各项手续绝不可能办得又快又顺利。

另一边,李骏辉也很快看见了迎面而来的陈延森,来不及多想便加快了脚步。

在他眼里,陈延森可是韩锦恒和李青松面前的大红人,这样的人物只能好好结交,绝不能与之交恶。

对方给自己面子,自己也得拎得清。

陈延森一边走,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不远处的李骏辉:四十出头的年纪,能坐到中枢司负责人的位置,绝对称得上年轻有为。

身穿白衬衫,搭配一件灰夹克,留着干练的短寸,整个人透着一股利劲。

“陈先生,实在不好意思,不请自来,打扰了。”

还没等陈延森开口,李骏辉就先笑着打起了招呼。

“李先生言重了,您能抽空来参加投产仪式,才是橙子制鞋厂的荣幸。”

陈延森伸出右手,应对得十分得体。

他心里很清楚,李骏辉如此热情,无非是希望森联资本能在琴岛加大投资、多创造就业岗位、多为地方增加税收罢了。

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些看似免费的东西,往往需要在日后付出更高的代价。

“陈先生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有为!感谢森联资本对琴岛的支持,橙子制鞋厂这一投产,远的不,至少能为即墨提供2000个高薪岗位。”

李骏辉笑容温和,身上丝毫没有架子。

“李先生,快里面请!”

陈延森抬手示意,引着李骏辉往工厂内走去。

两人刚走没几步,李骏辉便随口问道:“陈先生,我听森联精工生产的第一批烛龙G1051五轴数控机床,已经交付了14台?”

别看这14台五轴数控机床,一款产品能卖到海外,赚的可是外汇!

“准确来,是19台!主要是李老上次去欧洲访问时,特意推荐了烛龙G1051,才让森联精工打开了海外市场。”

陈延森自谦道。

听到这话,李骏辉立即抓住机会,试探着问道:“陈先生,琴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不管是产业底子还是配套设施都很完善,森联精工有没有兴趣开一家分厂?放心,只要愿意来,厂区选址、税费优惠和人才户这些事,我都能帮你协调搞定。”

“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陈延森直接拒绝,话锋一转又:“不过橙子电器倒有外扩的需求,只是琴岛已经有了海信和海尔两大家电龙头,我担心.”

要知道,一个地区的政策资源就这么多,如果橙子电器来琴岛建厂,难免会分走部分资源,海信和海尔多半不会乐意。

李骏辉听后,眉心微微蹙起。

他当然知道橙子电器,其前身是庐州三洋荣事达电器,主要生产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煮锅等厨卫家电,产品与海信、海尔的重合度极高。

要是真引进橙子电器,不仅会得罪庐州的孟远志,还容易引发本土家电行业的不满。

想到这儿,他瞬间明白,陈延森这话仅仅是在搪塞自己。

可即便看穿了,他也不敢有丝毫不满。

像陈延森这种级别的商人,完全有能力和燕京对话,不定人家的手机里,还存着韩锦恒、李青松助理的联系方式。

李骏辉迅速调整好心态,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没再继续纠缠分厂的话题,反而主动起了琴岛的支柱产业,试图找到能引起陈延森兴趣的点。

十一点,林国纶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

他对着台下的员工代表、媒体记者了一串开场白,简单几句后便切入正题,谈起了橙子鞋业的目标与愿景。

全程没超过十五分钟,又邀请陈延森、李骏辉上台剪彩揭牌,开业仪式就此结束。

比起其他工厂盛大的开业场面,这场投产仪式确实显得有些寒酸潦草。

陈延森邀请李骏辉去办公室喝茶,而林国纶则留在原地,负责为记者答疑。

办公室是临时收拾出来的,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深棕色实木桌,桌上放着一套素雅的白瓷茶具,热水壶正冒着袅袅热气。

陈延森亲手为李骏辉斟上一杯茶,茶叶在水中舒展,淡淡的茶香弥漫开来。

李骏辉端起茶杯,目光在陈延森身上,暗暗思忖:“可惜,要是琴岛人就好了。”

“李先生,其实像制衣、制鞋这类产业,同样能从低端往高端走,譬如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或是改进产品的外观、功能,优化生产流程,这些都是升级的方向。”

陈延森不紧不慢地道。

在他眼里,从来没有垃圾产业,只有垃圾的运作方式。

若是能把一个行业的产业链摸透、做明白,能从中挖掘的利益也相当可观。

“陈先生得在理!就琴岛的服装业,以前都是给国外品牌代工,一件衣服出厂价几十块,到了国外能卖几百上千,利润全被品牌方赚走了。”

李骏辉表面上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心里却压根不以为然。

道理谁不懂?

可产业升级要砸钱、要技术,哪有捡现成的来得方便?

陈延森看在眼里,轻轻一笑。

哪怕李骏辉把真实想法藏得再好,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森联资本可以在琴岛再投资建造一座研发中心,核心围绕原材料研发和产品设计两大方向,还能吸纳纺织、服装设计专业的优秀人才。”

陈延森语气平缓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