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第一把火(1 / 2)

谢莹把他们调研小组对明阳第二机床厂的调研情况向谢南汇报了一下,也进行了基础性的评估,准备再深度接触企业一下。

调研小组向谢莹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现在的集团公司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如果能促成这次了重组改制,那么集团公司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企业,而且是机械制造业,前景十分广阔。

谢南告诉谢莹,要全方位全过程考虑周全,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成熟,可以进行实质性的深度谈判,直至改制。

谢莹还告诉了谢南,远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从市里拿到了2块地,建筑商是岳金龙选择的,是和谢南有过合作的青州三建的曹金旺曹总。是建设改善型住房为主的小高层,面积在80—130之间,现在已经进入了地下部分的建设阶段。

而且物业公司也顺利接管了“滨江城市花园”和“翰林城”,物业公司的规模虽然不大,也就百十人,除了一名会计是正式员工外,其余的全是合同工。由于“滨江城市花园”和“翰林城”规模较大,所以物业公司的收益还是相当不错的。

谢南放下谢莹的电话,把精力集中在几份文件上,认真的研究起来。

材料上显示,明阳客运段,是整个华东局职工最多的站段,全段干部职工共有1.1万人,是现在迄今为止全局第一人口大段。

全段下设办公室、劳动人事科、财务科、收入统计科等12个科室,以及燕明车队、粤明车队、川明车队等34个车队,还有明阳整备车间、西城整备车间、明阳旅服车间、西城旅服车间4个车间,全段2008年共有列车214对,2416节。

从郑伟提供的材料上看,10年后,也就是2019年,在不分配来新职工的前提下,明阳客运段将自然减员3000人,换句话说就是要退休3000人。

现在的人员结构,30岁以下的占比不足17%,30—40岁的占比28%,40—50岁占比25%,50—60岁占比最高,达到了30%。

这也是铁路企业的通病,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铁路来工作,工作时间长、管的严、劳动强度高、工资低,机制呆板,条条框框太多,与他们的理想相差甚远,没有想象中的诗和远方的浪漫。

在干部年龄的结构上,与全段的比例相差较大,年轻干部较少,中年干部占到了60%,年龄比较大的和年轻干部差不多。

谢南认真的把职代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和党委书记的讲话以及去年的工作总结、郑伟写的材料看了2遍,记住了不少关键数据。

看着厚厚的干部名册,谢南不禁直摇头。

自铁道部对全路干部档案进行改革后,铁路局已经按照要求规范了干部档案的装订。谢南现在看到的干部名册,就是简易版的,一张A4纸,全路统一的标准表格制式,干部的全部信息都表现在这张A4纸上,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