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争论不休,那尔等说,究竟怎么办!”
皇太极鬼火直冒,已经毫无办法了。
“禀万岁爷,自册封衍圣公兴建孔庙,尊圣人为先师,我大清便乃儒学正宗,天下独此一家,我朝读书人无不拍手称快!
圣人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对待平民能解一时之忧,然最终会得不偿失自断双臂啊万岁爷!”
钱谦益抢先进言,把对付明皇那一套用在了皇太极身上。
到辽东这么久认清很多现实,大清非大明,但基因里那份啰嗦与迂腐仍旧存在。
别人在问他方法,他却拿着圣人教化喋喋不休,关键还牛头不对马嘴。
“混账!别给朕扯这些,圣人能给大清送来粮食吗?能给我大清吃饱穿暖吗!”
“这......”
“答非所问,给朕轰出去!”
“嗻!”
“万岁爷,万岁爷......”
皇太极非常不屑,钱谦益慌了。
本想多挣挣表现,结果变成了这样,还好没打他板子。
给蛮夷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尤其在如此困境之下,何况都跑题了,纯属活该。
范文程心头很鄙夷,钱谦益曾是他崇拜的明国大儒之一,刚到辽东那会儿没少给予关照。
钱大儒也主动靠近他,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不曾想接触这一年多来发现,所谓大儒不过如此,干啥啥不会整天喜欢天马行空,往往还充当猪队友,令他很是难堪。
主子问话就直说呗,绕来绕去有意思吗?
“万岁爷息怒,钱参政一片赤诚之心,只是曲解君上旨意,万岁爷恕罪!”
皇太极生着闷气,钱谦益是范文程的小弟,范某人出面缓和两句实属应该。
“万岁爷,奴才家中尚有粮米七石,牛羊二十余头,奴才愿捐出八成,略尽绵薄之力!”
“万岁爷,奴才府上也有粮米数石,范学士身先士卒,奴才也愿捐八成!”
宁完我随即附和。
“万岁爷,奴才愿捐!”
“奴才也要捐......”
十余汉臣纷纷响应,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这一件了,全都表现得为国为民。
听到此话,皇太极烦闷的心情稍微舒畅了些,他清楚这帮汉臣说的都是实话,也确实在量力而行作出表率。
要是自己这群八旗贵胄们都能如此,那大清至少在形式上会得到质的提升。
只不过蛮夷终究是蛮夷,这种理念一闪而过,让他去讲什么仁德根本不可能。
自满人从畏惧大明直至变成藐视,在大清眼中汉人全是奴隶,丝毫不值得同情。
所谓的圣人与儒家品德,有利的可以用,不利的要么改,要么视而不见。
“范先生体恤百姓,一心为我大清社稷,乃我大清之福啊,尔等都起来吧!”
“奴才惭愧,多谢万岁爷!”
“......”
皇太极对这群汉人奴才尤其范文程一直都挺满意,尽管捐献非长久之计,但态度值得认可,必须为此夸赞几句。
对于接连几日朝中汉臣大多响应范文程,他也没过多放在心上。
过去那明国朝堂拉帮结派,把明国搞得乌烟瘴气,变相地帮助了大清崛起,他一点不担心这帮汉人结党营私。
偶尔恩赐他们几句即可,大清没有那结党土壤,一群奴才掀不起风浪。
可眼下境遇杯水车薪,皇太极真的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