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92章 拉开序幕

第92章 拉开序幕(2 / 2)

陛下已下旨王业浩、陈新甲回京,西北侯需与诸位同僚好生筹划!”

“属下领命!”

一席话听得洪承畴热血沸腾,使命一点不比秦良玉轻巧。

朝廷给他描绘出一幅蓝图,就看他的表演了,如若成功恐怕连霍去病都会望尘莫及,他才是当代冠军侯,真正的西北之王!

安排完,卢象升向天子行了个军礼,重新回到座位。

崇祯扫视一周,将目光又定格在洪承畴身上:

“洪爱卿!”

“臣在!”

“西征方略仅这寥寥数语,爱卿于西北经营多年,更具发言之权,朕喜欢确定战略方针,然细节上需要诸卿集思广益!

尚剩三个月辞旧迎新,爱卿年后再回去,与内阁、军机处及各都督府细细酝酿,制定出可行性方略,放手去干吧!”

“臣多谢陛下恩典,臣定不辱使命!”

“甚好,坐。”

“谢陛下!”

端起茶杯小抿一口,外面寒意阵阵,暖阁里却温暖如春。

大事已经拉开序幕,只剩下怎样去落实,崇祯心情大好。

不过当想到诸如提出的规划年限方面,觉得有必要啰嗦两句,给臣子们吃颗定心丸:

“诸位,朕近两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常常为此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见天子眉头微皱,雷厉风行的人咋一下子惆怅了?臣子们不禁有些不解。

其实崇祯哪里会夜不能寐,说他夜夜笙歌还差不多。

他讲求办事效率,工作、休息、享受三不误,哪会像本尊那般累死累活耗费精力却找不到方向,仅仅冠冕之词而已。

微微叹出一口气,崇祯慢悠悠道:

“朕贵为天子,然也食人间烟火,过去八年里往往对战事国事急于求成,实在不应该!

大明迄今已二百六十九年,从朝堂清正严明百姓安居乐业演变为腐败不堪民心尽失,臣子有过,君王亦有过啊!”

陛下开始自责了,如此场景已许久未见。

侯恂、黄蜚、秦良玉、洪承畴几人不太了解,几个老革命和李若链他们可太清楚不过。

大明过去种种境遇令大家遗憾悔恨,心中也无不对天子品德点了个大大的赞。

“为此朕下猛药治顽疾,大力革新痛改前非,期望能将大明从病入膏肓中解救出来,否则大明最多可享十年国祚!

我大明数十年来拆东墙补西墙,到处都是世间惨景,最后大厦倾覆所有社稷毁于一旦,如此国祚有何意义?

朕常提亡国绝非危言耸听,想想自神宗后期截止去年,亡国之象可谓无处不在!”

说到这里,崇祯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他说的都是事实,按原迹大明也就还能苟活八年了,是他及时踩住了刹车。

“我泱泱华夏历经十余朝,哪一次改朝换代不如同人间炼狱,君王到平民谁又能幸免?

圣人云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就算新主来了百官改头换面一时苟且偷生,可历史上善终者有几人?对得起忠义良心吗?对得起所谓圣人教化吗?”

“臣等不敢......”

“......”

天子这样说,臣子们哪敢造次,必须表一表态。

崇祯摆手,他并非想在这种场合玩什么帝王之术,只想讲讲道理,再度凝聚一下最高层人心,把他们的思想深层次潜移默化。

“如今朕算艰难迈出第一步,通过不到两年君臣同心,大明从死人坑里爬了出来!

将来要继续活下去,还要比以往过得更好更丰富,这便是朕与诸卿奋斗之路!”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

压了压手,崇祯又道:

“先前中原侯已将东征、西出、南伐、北进之精髓予以归纳,只要运筹得当上下齐心,我大明前途必定可期!

文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朕知晓战事非同儿戏,绝不会因万一出现的疏忽胡乱定罪!

纲要仅为目标,若过程中出现差池需实时调整,以期尽量纠偏回归正轨!

故总体规划包括今后政令,对年限都会有一个浮动区间,这便是给予卿等之自由!”

臣子们纷纷点头默认,皇帝确实早都变了,不再将时间定死一成不变。

给臣子自由,能让大家都有应对空间,做起事游刃有余,这才是真正的务实避虚!

“该说之言朕已说完,诸卿回去都看看南洋攻伐纲要,此文书务必暂且保密,仅限在场诸卿可阅,初五正辰时再到此处商议!”

“臣等遵旨!”

卢象升把十余本文书下发,每人都得到一份。

这仅为初稿,待大伙儿都熟悉熟悉提点意见和建议,之后再最终定稿。

此等大动作关乎国运,崇祯是穿越者不假,但也无法面面俱到,只能画大字。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需要集众人智慧于一处,如此大明方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