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非常开心。
朱慈烺与朱成功为朱媺娖高兴的同时,心头却无比失落。
一直期待父皇能点他们的名,结果没能得偿所愿。
其实崇祯是故意的,几个娃在社学一举一动他清楚得很,三人都体现出一定领导能力,还都当了班干部,这一点值得肯定。
朱慈烺越来越好动,朱成功年龄稍大略微懂事一些,三人经常和同窗探讨国家大事,都有好战分子苗头,年纪虽小总关心着家国大事,崇祯很满意。
假装不理会他们,就是要让其领略到些许挫败感,男娃不能一直太顺,尤其皇室子弟。
而女娃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男权社会,得给女孩子更多期望值。
“两位女同学方才所答,朕心甚慰!朕早就说过女人实乃半边天,从你们身上朕看到了女子改头换面的希望!
尔等小小年纪有如此见地,这便是读书之益处!
去岁朕下旨世间女子皆可读书,享受与男子同等之权,今岁各律法予以再度明确,朕不希望我大明女子只是一介生育工具!
未来长路漫漫,诸位同学无论男女,切记一定再接再厉!”
边说,崇祯边扫视周边臣子。
从他们的表情反应可看出,不少人对两个女娃的表现同样很认可,或多或少能改变些固有的陈旧意识形态。
崇祯不指望在这场改革洪流中所有人都能快速转过弯,革新本就任重道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嫩芽已破土而出,预示着良好开端,谁也阻止不了它长成参天大树!
从社学出来,崇祯一行又四处看了看。
西苑各项事务井井有条,御马监在科学院指导下兴办了制面、农具打造、榨油、红薯深加工等各类集体所有制作坊。
这些作坊收益归御马监和全体庄户共有,有相应手艺者就不用单靠种地了,可实时发挥出专业技能,为官地多贡献一份力量。
靠近大山的火药车间崇祯也去视察了一番,此处为保密衙门,只有少数大员获准进入。
临近黄昏,一行人才回到京师,一天西苑之行,大小臣子们可谓获益良多。
崇祯顺便提出要求,那么多当官的不是想在报纸上露脸吗,那就写一篇观后感,至于能不能发表,那便是水平问题了。
“启禀皇爷,午后洪督宪已进入大兴地界,秦将军到达固安,明后两日二人均可到京!”
“哦?”
刚回宫用过晚膳,方正化匆匆来报。
一个多月了,两人总算来了,崇祯一阵欢喜:
“即刻传朕口谕,洪承畴、秦良玉大后日正辰时进宫,传旨蒋德璟,皇极殿广场设红毯,朕要风风光光迎接大明战将!”
“奴婢遵旨!”
望着方正化离去的背影,崇祯陷入沉思。
秦良玉为大明绝对的女中豪杰,历史上马家、秦家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白杆兵一生自筹军饷为大明鞠躬尽瘁,却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本该的荣誉。
满清鞑子入关后把生灵涂炭发挥到极致,最后还将屠川罪名强加给张献忠。
秦良玉凭借威望与军事能力,确保石柱地区一方安宁,使其成为乱世中难得的避难所。
可惜明末风雨飘摇,加上一帮汉奸卖国贼助纣为虐,华夏被蛮夷全盘窃取,秦良玉也于永历二年郁郁而终。
这一时空不能再让女将军遗憾了,崇祯要给她一个重要任务,让她在青史上再留一笔。
而对于洪承畴,崇祯心思其实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