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又是熟悉的味道,经过物业经理证实,这几天园区内线路维修,除了用户供电外,小区其他电路暂时是关闭状态。不用说,监控又是个摆设。
“这凶手是有意挑监控停用时作案呢,还是碰巧赶上呢?”王进自己嘟囔着,被赵军听见了。
“那就得看凶手是什么人了。如果是熟悉小区情况的业主,知道停电一事,利用这个机会杀人,反倒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只要是有预谋,做好调查工作也是有很大可能的,所以单就这件事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小泽趁着空闲到保安亭询问,看看值班安保能否提供什么线索。哪知道得到的结果却大失所望。本来平时一些装修的工人还有快递员就经常出入,由于业主大多数晚上都不在这过夜,或者一个月住不上几天,以至于保安门禁看管这块十分松散。外人说个像样的理由就可以出入,也不会登记。这就使得在可疑人员这块,几乎成了空白。保安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小泽看着就生气,不得已中断了询问。
蔡队笑着安慰,“没有监控,又没有保安值班的口供,那也未必就没人看见什么。”蔡队一边拍着小泽肩膀,一边斜瞄着远处枯草堆旁的狗屎。
养狗的谁都知道每天两次遛狗雷打不动,比闹钟还准,这地上的狗屎最起码说明有人住在这,而且有固定时间在小区里地毯式溜达。其他地方的人怎么也不会到小区内遛狗吧,当然,这里说的是常理之下。
小泽看了一下蔡队望去的方向,马上明白他要说啥,“队长是不是想让我找到遛狗人,他们起得早,睡得晚,很有可能看见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
但是现在死亡时间还没确定,等法医那边一有消息,我马上去调查。”
蔡队摇头,“未必非得按着死亡时间来,凶手可以在平时任何一个时间出现在小区里。他可以和死者很好,总来他家做客,或者和他不熟,来过一两次。如果他和死者发生点什么言语或者肢体上的冲突,被别人看见或是听见了,或者是从他们的交流中听到了别人的什么事,都对我们破案有莫大的帮助。
还有别忘了,死者初步判断是中毒而死,但并没判定是什么毒药。如果是慢性中毒,凶手不一定要出现在死者家里,他只要是临死之前出去过,那么就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时候被凶手下毒,而回家之后毒发身亡。我们若是只局限于什么人案发前出现在现场,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蔡队说的对,还不知道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如果是慢性中毒,凶手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制造不在场证明。甚至说根本就没来过小区。
那我现在就去调查小区内遛狗的人,看看从他嘴里是否能问出和死者有关的人物信息。”
大力在物业核实过死者信息,又经过信息科进一步完善,得到了详细的死者情况。
死者张培龙,男53岁,新港龙江县人,未婚。是第一制药厂研发车间的主任,同时又是山城大学的药理学客座教授。索亚地产是他去年买的,上个月刚刚入住。
“龙江那边有没有什么特别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