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再次向楚健感谢。
准确说,他其实还为公司立了功,挽回了不少损失。
因此,以后那个青铜盒要是拍出天价,不仅不能追究他的责任,甚至还得嘉奖他。
而顾老也没责任。
因为顾老也提议过公司,不要交易。但公司高层不是这么想,能卖出八百万,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当然了,也不能说高层错。
万一木棉花自己看走眼,那东西不值那么多钱,他们不卖,损失的就是他们。
其实,只要双方都感觉自己赚了,那就好。
送走王经理,柳如烟才打听那件青铜盒的情况。
他们木棉花可是花了八百万买下来的,她至少得知道大概吧?
“这东西有什么特别吗?”
楚健笑了笑,双手在盒子六个面游走,也不知道触碰到哪里,盒子忽然发出咔咔的机械声音。
似乎是碰到了什么机关。
盒子的顶部被弹起一些,露出一条缝。
楚健用手一揭,顶部好像盖子一样被揭开,里面有东西,用好像丝绸一样的布包裹着。
柳如烟瞪大眼睛。
东西到了楚健手里,貌似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她也觉得匪夷所思,就很离谱。
楚健伸手进去,将东西拿出来,摸起来像是一个盘子。
他把绢打开,里面的物品出现在楚健和柳如烟的眼前,居然是一块玉璧,中间有圆孔,玉璧的表面有太阳的纹饰。
“这是什么宝贝?”
“玉璧,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健回答她。
玉璧是中国古代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属传统礼器"六瑞"之一。
它的历史很悠久,早期多为素面青玉或绿玉材质,兼具祭祀与权力象征功能。新石器时代良渚、红山等文化遗址已出现原始玉璧,商周时期成为贵族专用礼器。
战国至汉代玉璧发展至鼎盛,纹饰出现云纹、谷纹及出廓形制,直径可达50厘米,组合纹饰与吉祥文字成为汉代特色。
魏晋后玉璧逐渐减少,唐宋流行仿古制品,明清时期双联璧与吉祥图案盛行,乾隆年间仿古工艺达到高峰。
其用途从早期祭天礼神拓展至身份标识、佩饰、葬玉等,形制演变呈现阶段性特征:春秋战国盛行分区纹饰,汉代流行透雕龙凤,清代则融合仿古与写实技法。
楚健告诉柳总:“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历史上,最出名的玉璧,应该就是和氏璧了。”
“和氏璧也长这个样?”柳如烟惊奇。
只要学过历史,哪个中国人没听过和氏璧的大名呀?
传闻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砍柴,偶然发现一只美丽的凤凰栖在一块青石上。
而按当时民间传说“凤凰不落无宝地”,卞和认定这块青石是宝贝,于是将它献给楚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