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做成了花生酱,江洛洛又研究起土豆的做法来。
蒸、煮、炖、炒、煎、炸、烤、焗……做法倒是不少,但都比较简单,称不上难度。
江洛洛想做点新鲜的东西出来,比如土豆粉。
土豆粉是用土豆淀粉做出来的,而土豆淀粉的提取,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要把土豆蒸熟后压碎成泥状,加入清水,利用纱布反复揉捏挤压,将土豆泥中的淀粉用水带出,静置一定时间后,淀粉沉淀下去,将上层的清水倒掉。
把沉淀的淀粉晒干或者烤干,能轻易变成粉末状,不粘连潮湿就成功了。
江洛洛合计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就开始动手了。
土豆淀粉的提取率为十分之一左右,鉴于自己初次制作,这个比例可能还会低一点,所以江洛洛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反正剩下的材料加水加肉加果酱加花生酱可以煮成糊糊汤,也不会浪费。
没想到竟然一次就做成功了,而且土豆淀粉的提取率达到了惊人的十分之二。
排除掉江洛洛的做法特别标准、工具特别专业等因素之外,唯一的可能就是……土果本身的淀粉含量就很高!
很可能达到了十分之三甚至十分之四的程度。
但那不在江洛洛的考虑范围之内,她看着成品的土豆淀粉,摩拳擦掌,准备做土豆粉了。
土豆粉的做法也不难,土豆淀粉加水兑成生浆水,锅里煮开水,把开水快速倒入浆水中,并且不断搅拌,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糊状,做成熟浆。
然后将做好的熟浆加入适量比例的生浆,搅拌成流动的粉浆状即可,加入适量盐。
再放入蒸锅中蒸熟,土豆粉皮就做好了。
把整张的粉皮切成细条状,就是新鲜的土豆粉了。
面对江洛洛做了好几天才做出来的成品,所有族人都显得异常期待。
“可以吃啦!”江洛洛大手一挥,所有族人看着面前的食物,各自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往碗里夹。
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几锅煮好的土豆粉。
第一锅清水煮土豆粉,大家可以自己选择用花生酱拌土豆粉或者果酱拌土豆粉,又或者是用肉酱拌土豆粉。
第二锅是香辣骨汤土豆粉,特意用的改良版辣椒和葱姜蒜炝锅调味,又用骨头熬汤做出来的一锅“伪麻辣烫”汤,口味刺激。
第三锅是青菜菌汤土豆粉,里面加了附近所有能采集到的青菜野菜,还有几种可以吃的蘑菇菌子,味道极其鲜美。
而后,还有几大盆的炒土豆粉,加了肉丝做配菜调味,还有一些炒着非常香的青菜点缀。
做法之丰富,完全没有浪费江洛洛这段时间的辛苦。
据点里度过了聚会一样热闹的一晚,土豆粉一直煮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被煮成糊糊,被族人们毫不嫌弃的吃干净为止。
江洛洛前两天还去旁边转了几圈,后面就一心留在据点里研究好吃的食物了,等土豆粉的事情告一段落,她准备再出去转几圈的时候。
发现已经到了该回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