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工坊跃进(1 / 2)

新军的第一次军官晋升考核,在一个晴朗但寒风依旧的日子里,正式拉开了帷幕。

考场就设在京城新军第二营的校场和几间临时充作考棚的营房里,气氛肃穆,甚至带着点科举考场般的紧张。

考核分为三大部分:笔试、沙盘推演和实战操演。

笔试的内容让很多习惯了舞刀弄棒的老行伍头皮发麻。题目包括:

一、默写新军《操典》中关于火铳三段击的要点。(考察对基本战术的理解和记忆)

二、计算:一哨(百人)火铳兵,每人配发定装弹五十发,一日两餐,粮秣若干,若行军五日,需随军携带多少弹药,消耗多少粮草?(考察基本的后勤计算能力)

三、简述遭遇敌军骑兵侧翼突袭时,作为哨长应如何应对。(考察临机决断和战术条例应用)

四、阅读一段简单的军情文书,并写出概要。(考察识字和信息提取能力)

考场内,众生百态。有那提前下了苦功的,埋头疾书,虽字迹歪扭,但内容扎实;有那平时疏于学习的,抓耳挠腮,对着试卷唉声叹气,笔杆都快咬断了;还有几个心存侥幸想作弊的,被充当监考的宪兵目光冷冷一扫,顿时冷汗直流,老老实实缩了回去。

叶明和太子李君泽在考场外缓步巡视,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的情形。

“这比考秀才还难哩!”李君泽看着一个黑壮军官憋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忍不住低声笑道。

“要求不高,能看懂军令,会算明白账,懂得基本战术就行。”叶明轻声道,“关键是建立起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一支不懂为什么打仗、怎么打仗更有效的军队,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强军。”

笔试之后是沙盘推演。参考军官被分成小组,随机抽取地形和敌情,在限定时间内做出部署并阐述理由。这里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头脑和胆识。

有人保守求稳,有人敢于冒险,也有人思路清晰,分析得头头是道。几名从北境调来的、有实战经验的军官作为考官,不时提问,往往一针见血,让不少纸上谈兵者原形毕露。

最后是实战操演,考核军官对部队的实际指挥能力。参考者需指挥一队士兵,完成指定的战术动作,如变阵、防御、交替撤退等。

这不仅考验军官的口令、旗号是否清晰准确,更考验其能否在压力下保持部队的阵型严整和士气。

整个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成绩当场记录,并由主考官(叶明和几名核心将领)以及作为“特派观察员”的太子共同签字画押,存档备查。这套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操纵的空间。

考核持续了整整三天。结束后,有人欢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