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日渐消瘦,忍不住劝道:“三少爷,这些琐事,交给
叶明停下脚步,望着院内忙碌的景象,轻声道:“石柱,你知道吗?一支强军,不仅仅是练出来的,更是‘喂’出来、‘穿’出来、‘用’出来的。士卒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士气与战力。”
“这些东西若不过关,再好的操典,再利的火铳,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现在多费一分心,战场上,他们或许就能多一分生机。”
石柱似懂非懂,但看着叶明认真的神色,也不再劝说,只是默默地将一件厚披风给叶明披上:“天凉了,您也多顾着点自己。”
就在叶明埋首于这些奠基性的琐碎工作时,一封来自西陲的密报,由冷锋亲自送到了他的案头。
夜色已深,书房内只点着一盏油灯。冷锋的身影如同融入阴影,声音低沉:“叶院判,西边有消息了。靖王封地内,确在秘密招募工匠,兴建大型工坊,地点隐蔽,守卫森严。我们的人混不进去,但远远观察到,有大量石炭、铁料运入,规模远超寻常。”
叶明看着密报上简短的文字,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果然动手了。他在仿制火铳?”
“极有可能。”冷锋道,“此外,靖王近月与西羌各部往来密切,馈赠颇厚。西羌盛产良马,其骑兵来去如风……”
话未说尽,但意思已然明了。靖王不仅在试图掌握火器技术,更在积极联络外援,尤其是擅长骑战的西羌部落,其用意不言自明。
“北狄未平,内患又起。”叶明叹了口气,脸上却并无太多意外之色,“陛下可知此事?”
“密报已同时呈送御前。”冷锋答道。
叶明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加快北境新军编练速度!告诉大哥,不必等所有装备齐备,先以现有条件,将架子搭起来,把基本的阵型协同练熟!火铳不够,就先练装填,练瞄准,练听令!我们要抢时间!”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西陲靖王封地与北境防线:“看来,这新军不仅要能对付北狄的铁骑,将来或许还要应对来自西边的威胁。一支军队,两种打法,这对将领和士卒的要求更高了。”
冷锋提醒道:“院判,是否要提醒叶秋将军,加强西侧的戒备?”
“嗯,我会修书给大哥。另外,冷佥事,还要辛苦你的人,继续盯紧靖王和西羌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之间具体的交易内容,看看除了战马,是否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明白。”
冷锋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去。书房内,叶明独自对着跳跃的灯火,眉头紧锁。内外的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逼迫着他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将手中这支尚未成型的新军,磨砺成足以应对四方风雨的利剑。
琐碎的日常与暗夜的密报,交织成一幅危机四伏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