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详细解释道:“战时,火铳手依令轮番齐射,形成持续火力。长枪兵与刀盾手则负责护卫两翼,抵御骑兵冲击。待敌军阵型被火铳打乱,士气受挫之时,再以长枪刀盾发起反冲锋,扩大战果。此乃‘步炮协同’之雏形。”
叶秋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沉吟道:“听着是这么个理儿……但这‘新军营’的兵,粮饷、装备、操练,都与旧军不同,怕是会引起其他部队的不满。而且,这火铳、弹药耗费巨大,朝廷……”
“大哥,这正是我要向陛下进言之事。”叶明正色道。
“军队乃国之重器,岂能因循守旧?北狄也在学着我们造‘天雷’,若我们不能走在他们前面,将来战场之上,吃亏的就是我们!至于耗费,火器若能减少将士伤亡,提升胜算,便是最大的节省!我会奏请陛下,设立‘新军饷章’,专款专用,并优先保障北境边军换装。”
他看向帐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坚定:“这不仅仅是换几件兵器,这是要改变整个军队的筋骨和魂魄。我知道难,但再难,也得做。否则,落鹰峡、狼牙口的胜利,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叶秋沉默了许久,猛地一拍大腿:“娘的!你说得对!老子不能看着手下的弟兄们,因为跟不上趟,白白送了性命!这事,老子支持你!北境这边,老子先给你挑一千个好苗子,就按你说的法子练!出了岔子,老子替你扛着!”
韩猛见主将表态,也抱拳道:“末将也愿追随叶侍郎,编练新军!”
叶明心中一定,有了大哥在北境的支持,军改便有了最重要的试点和根基。
“多谢大哥!韩将军!”他举起酒杯,“此事千头万绪,还需从长计议。首先是选兵标准,不仅要看体格,更要重心性、反应和服从性;”
“其次是操典,我已让格物院着手编写详细的火铳操作、阵型变换、步铳协同的章程;再者是军官,需选派头脑灵活、不拘泥旧法的年轻人担任……”
兄弟二人与韩猛就着微弱的灯火和简单的酒菜,一直商讨到深夜。从士兵的每日操练科目,谈到后勤补给如何保障弹药供应,再到如何安抚旧军情绪,逐步推进改革。
帐外寒风呼啸,帐内却因这关乎帝国武备未来的谋划而显得热气腾腾。叶明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触动利益远比触动灵魂更难,军队改革必将触动无数将门的奶酪,引来巨大的阻力。
但当他看到大哥眼中重新燃起的、如同年轻时那般锐意进取的光芒时,他便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格物院点燃的技术之火,终将需要一支全新的、能承载这火焰的军队,去扞卫它所开创的未来。
而这支军队的雏形,或许就将在这北境的寒夜中,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