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1134章 格物的教育体系

第1134章 格物的教育体系(1 / 2)

靖王党羽的雷霆一击被叶明以事实与胆识硬生生顶了回去,皇帝当庭严惩刘文正,无疑给所有暗中觊觎、心怀不满者敲响了警钟。

朝堂之上,针对叶明和格物院的明枪暂时收敛,但叶明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对手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发难,必将更加致命。

真正的堡垒,绝非仅靠一时的口舌之利或圣心眷顾所能筑就。

叶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格物院乃至整个“实学”体系的未来,必须建立在更加坚实、更难以撼动的根基之上。

这根基,便是人才,是制度,是深入人心、惠及四方的实际成果。

他的应对策略,并非急于推出更多惊世骇俗的新发明,而是转向更深沉、更系统的布局。

首先,他全力推动“格物院教育体系”的规范化与扩张。在皇帝的支持下,他正式奏请设立“格物大学堂”,下分“算学科”、“格物科”、“匠造科”、“海事科”四大学院,明确学制、课程与考核标准。

成绩优异者,不仅可授予“格物学士”名衔,更能通过“特科”直接进入工部、军器局、海事院乃至地方官府担任技术官员。

这相当于在传统的科举取士体系之外,正式建立起了一条平行的、以实学为核心的晋升通道,其意义非同小可。

此举再次引来了守旧文官的激烈反对,但叶明此次准备得更加充分。他不仅拿出了格物院学员在北境、在治水、在海运中的实际功绩作为例证,更联合了太子一系以及部分务实派官员,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

最终,皇帝力排众议,准予设立。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无数寒门子弟、匠户后人乃至部分思想开明的士绅子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座即将成立的“格物大学堂”。

其次,叶明开始着手将格物院的技术成果,系统性地向地方推广,尤其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他授意“格物商社”与各地官府合作,建立“农技指导站”,推广改良农具、优选粮种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设立“百工传习所”,传授改良的纺织、印染、陶瓷、造纸等技艺,并引入格物院制定的基础质量标准;

甚至在条件成熟的州县,尝试引入小型水利设施,如改良水车、风力提水机等,以提升地方抗灾和生产能力。

这些举措看似琐碎,不如火器、海运那般耀眼,却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它们让“格物”二字,从高高在上的朝堂和神秘的工坊,真正走进了田间地头、市井街巷,让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