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达拿起那支造型奇特的电子温度计,对着众人解释道。
“此物名为温度计,用途在于测量体温。”
他又拿起旁边那支更传统的水银温度计,“这支原理类似,都是将身体的寒热之感,转化为一个确切的数字。”
茵茵立刻把小脑袋凑了上来,顾达将电子温度计轻轻放在她的额前。
“哔——”
小家伙伸长脖子,想要看清上面的数字。
顾达便把显示屏放在了她眼前,小家伙立刻念出了上面的数字。
“三十六度七,顾达,我没发烧啊。”
“怎么?你还想生病?”顾达笑道。
他又接着说道,“这上面是一种特殊的数字,36.7c,这便表示她此刻体温正常,不寒不热。”
顾达转向温清泉和几位长老,说道,“几位可记得医书上描述发热,常用‘身灼如火’、‘额烫手’等语?”
温清泉颔首,“不错,全凭医者经验手感,难以精确。”
“正是如此。”顾达点头,“而用此物,我们便可划定一个清晰的界线。”
“譬如,通常超过三十七度五,便可视为发热;若超过三十九度,便是高热,需立即用药降温。”
“如此一来,无论哪位医师诊断,只要方法得当,得出的结论便是一致的。”
“这便将感觉变成了可比较、可记录、可量化的数据。”
他收起温度计,继续说道,“体温只是其一,若能找到方法,将脉象的浮沉、舌苔的厚薄颜色,乃至更多病症特征,都转化为这样明确的数字或等级,那么医术的传承与交流,或许能更加精准,新手医师也能更快掌握要领。”
几位长老闻言,陷入沉思。
顾达这番话,仿佛在他们面前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医道传承中另一种可能。
将依赖个人经验的艺术,部分转变为可量化、可复制的科学。
顾达拍下小家伙想要伸到医疗箱里面的小手,说道,“小心伤到了手,里面可是有刀的。”
他指向几样小巧的不锈钢器械,如血管钳、组织剪等,又拿起了一把看起来极为锋锐的小刀。
“这些是用于简单外科手术的工具。”
“外科?”四长老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汇。
“可以理解为对体表乃至体内创伤、病灶进行直接处理的医术。”顾达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
“比如严重的创伤,皮开肉绽,甚至内腑受损,便需以此类器械清理创口,缝合止血,或切除已坏死的部分。”
“那岂不是要对人开膛破肚?”女长老惊呼道。
顾达点点头,“严重的话确实需要,而且对环境洁净要求极高,稍有污秽侵入,便会引发严重的感染,也就是邪毒内侵,十有八九会危及性命。”
“因此,若无绝对洁净之所和专门的消毒之法,贸然使用,无异于谋害人命。”
简单的外科手术其实药王谷的这些长老也做过,比如剜下一块肉或者清创,又或者对脓包切开引流。
因此,几人都听懂了顾达所言,只是对后续的手段感到十分惊奇。
小家伙指着听诊器说道,“顾达,这个我可以玩吧?”
听诊器跟她玩具医疗箱里面的长得差不多,就是没有她的那个好看,冷冰冰的颜色一点都不鲜艳。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危险。”顾达笑着拿起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