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俣嵚得令,片刻没有耽搁,直接带着仅剩的四个亲随,打马如飞,直奔紫禁城东南侧的太庙。
进入黄琉璃歇山顶的恢宏大门之后,连续穿过外重墙与内重墙,甬路两边的120支金龙戟、6座琉璃焚帛炉,突显得庄严肃穆。
这可是大清帝王祭祀祖先的皇家宗庙!
所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太庙的地位,在紫禁城之上。
所有人臣一辈子的最大追求,就是配享太庙,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就说那大清臣子的天花板——张廷玉,在给雍正皇帝效力的时候,深得重用,无以复加,以至于雍正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特地破格给予张廷玉厚恩——遗命配享太庙!
这可把张廷玉乐屁了。
在乾隆十三年,张廷玉主动提出致仕,告老回乡。离京之前,张廷玉总担心乾隆不靠谱,于是聪明了一辈子的他,竟然犯了一个十分低级且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去找乾隆,要求乾隆当场给出个字据,签字画押,保证在他张廷玉死了之后,可以配享太庙。
这是何等的利令智昏呐,然后自然就是就没有然后了……
而就在这庄严肃穆的太庙,此时前殿宽敞的广场上,却是很有些异常。
好家伙,能不异常吗?那粗粗大大的钢铁管子,齐刷刷、竖插插的斜指问天。
二十门野炮、四十门山炮,全都集中在此,堆起来的炮弹箱子上,还有辫子兵坐在上面掷骰子、喝花酒,乌烟瘴气,不成体统。
可见即便是炮兵这种专业性的兵种,军纪属实也是一般般,反正也是符合这个时代军阀部队的特征,根本没法要求太多。
而太庙如果有思想的的话,那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变成火炮阵地,魔幻得很。
这得亏是还没有发炮,否则那一声声炮响,还不得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的脑袋瓜子震得嗡嗡响呐……
没错,定武军就把火炮阵地设在了太庙里面,属实是有些丧心病狂,也属实是张勋不怎么给大清皇室留体面。
当然,这玩意肯定也不是故意选在这里惊扰二祖七圣的。
太庙与京城饭店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三里多地。
这个距离,不论是对75毫米口径野炮而言,还是对57毫米口径过山快炮而言,都是非常理想的瞄准射击距离,不远不近,不长不短,炮弹打过去之后力度刚刚好,懵逼不伤脑。
而且太庙有内外两重围墙可供遮蔽外面的视线,宽阔的广场则是可以摆布开六十门火炮。
此外,还有高达33米的享殿,可以提供非常良好的侦测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