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清倒台之后,退位的宣统小皇帝即极少出宫,六年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三次而已。
而且每次出宫,都是轻车简从,十分低调。
但是,今天却打破了常例。
不但不低调,反而十分高调,竟然摆出了逊位之后的全套规格仪仗,招摇过市。
下午三点,奏事官将一柄皇帝佩刀捧出了月华门,口中大呼:
“刀下来了!”
三分钟之后,小皇帝即从内廷走出,前呼后拥,如同众星捧月。
这时有御前大臣服侍小皇帝上了銮驾,在前面还有十个内廷前引大臣作为前导。
满清虽然倒台了,但是按照约定,内廷官制与待遇不变,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你可以理解为,皇城就是国中之国。
只不过大清享国的时候,御前大臣与内廷前引大臣都是临时由六部满尚书、王公贵族充当,而现在六部满尚书自然是没有了,但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却有的是。
此时的御前大臣,有四个人临时充任,其中一个却是属于老熟人了,那就是——赵尔巽……
至于王公贵族那肯定还是不缺的,京城里多的是,这些人也乐得出来招摇一番。
銮驾出了太和门外,扈从人等各自上马,御前大臣与内廷前引大臣在銮驾两边。
銮驾后面是纛,归带纛大臣率领,其后有二十名尾枪人员,满语称作“阿呼鲁”,领尾枪的正是领侍卫内大臣,乃武官当中品衔最高级者,历史上有多个名人担任过这个官职,比如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与母牛耍朋友的海兰察、传说野爹是十全老人的福康安,等等。
但是此时的领侍卫内大臣已经是有名无实了,不过权力却也还算可以,毕竟还有一个皇城护军最高指挥官的职务——大清倒台了,但是紫禁城还在,所以皇城护军必不可少,按照优待皇族的约定,紫禁城可以保留一千五百名护军,足粮足饷,装备精良,一应粮饷开销都是由北洋政府负担。
这些年北洋政府即便财政开支十分困难,却也一分钱没短过,每年四百万银元的固定拨款定期到账。
再加上皇室的田庄、铺户等固定收益,紫禁城当中的奢靡与排场并未受到影响,这绝不是瘦驴拉硬屎,而是继续当天宫之人……
此时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名叫文麟,却相当年轻,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身穿石青诸色的四爪蟒袍,绣麒麟补子。
满脸的精悍与倨傲,骑的马匹更是相当扎眼,是一匹神骏异常的青海骢——没错,如果可木王子在现场,保准扑上去抱着马腿哭泣……
文麟手执一柄华丽的蟠龙豹尾枪。
这豹尾枪,全长一丈一尺七寸,刃长一尺五寸,呈蟠龙形,枪身镂刻垂云文样,末端装饰朱厘,悬挂三尺三寸长的豹尾,据说这玩意是从康熙年间一直用到现在,曾经代表着大清的无限荣光。
而文麟也坚信,蟠龙豹尾枪的荣光将会再次轩腾而至,再次为大清保驾护航。
能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都是来自勋贵家族,并且与皇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文麟自然也不例外,这小子出身于佟佳氏,也就是当年“佟半朝”的那个“佟”。
同时他还是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亲外甥,与死在韩老实手上的那个爱新觉罗·宪奎,是亲表兄弟。
此时的文麟可谓是志得意满,只要复辟成功,那么他就可以成为货真价实的领侍卫内大臣,牛逼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