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觅长生之竹山宗毒圣 > 第492章 十年光阴未闲度,终得明悟赴浪方(二)

第492章 十年光阴未闲度,终得明悟赴浪方(二)(1 / 2)

书接上回。

洞府门口,微风拂过,带来草木清新之气,却吹不散弥漫在师徒二人之间那份沉甸甸的凝重。

叶青儿望着跪伏在地、脊背却挺得笔直的大弟子莫古,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一百多年光阴,于修仙者而言,或许只是漫长道途中的一段插曲,但于眼前之人,却几乎是其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生。

她头一次如此仔细地、不带任何预设地打量起这个徒弟。

记忆中那个最初因在自己的讲道上,即便自己讲得很深入,却依旧能有所感悟的弟子,与眼前这个面容沉稳、目光坚定的金丹修士重叠着,却又已然有了天壤之别。

岁月的风霜并未在他脸上留下过多刻痕,反而将那份曾经的棱角打磨得内敛而深邃。

金丹中期的修为,在她这等元婴修士眼中固然不算什么,但莫古所结的,乃是和她自己一样,极为难得的九品金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道心不坠,不行差踏错,资源跟得上,他未来的道途可谓一片光明,元婴可期,甚至达到自己如今的元婴中期境界,也并非虚妄。

这样一个本应被宗门倾力培养、小心呵护的道种,此刻却跪在自己面前,请愿要去接手那支已是风雨飘摇,甚至可称为“泥潭”的救世军,去当一个看似风光、实则焦头烂额的统领?

叶青儿心中百感交集。

有欣慰,这弟子知恩图报,愿为自己分忧。有担忧,救世军如今这摊浑水,岂是易与?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自己这个师父,似乎从未真正给予他系统而细致的教导,多是给了资源之后就因为自己有其他事要忙,于是只好放养,偶尔指点,甚至其报家族大仇,也是自己顺手而为。

可他,却将这一切都深深铭记,视为大恩……甚至前些年还想认自己做义母来着。

“唉……”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自叶青儿心底溢出。她伸手虚扶,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将莫古托起。

“莫古,你的心意,为师知晓了。”

叶青儿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目光却如深潭,静静注视着莫古的双眼:

“你且先起来说话。”

莫古依言站起,垂手而立,姿态依旧恭敬,但那份决然之意,却未有半分消退。

叶青儿并未立刻回答他的请愿,而是转身,缓步走向洞府内的一方石桌旁坐下,又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坐吧。”

待莫古略显拘谨地坐下后,叶青儿才缓缓开口,问题却如绵里藏针,直指核心:

“莫古,你想助为师一臂之力,此心可嘉。

但为师想知道的,不仅仅是你报恩的决心。

你且告诉为师,除了这份心意,你自身,究竟为何想要加入救世军?甚至,是想成为它的统领?”

她顿了顿,目光更加深邃:

“你是否真正了解,救世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它因何而立?因何而盛?

它与你平日接触的宗门、散修,乃至修仙家族,有何不同?若你果真坐上那统领之位,你待如何?

从头细说,让为师听听你的想法。”

这一连串的问题,看似平常,却绝非易答。

它考验的不仅是莫古对救世军的了解程度,更是其心性、眼界、格局乃至处事能力的综合体现。

叶青儿想知道的,是莫古此举是一时冲动的热血,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

莫古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首,似在整理思绪。

洞府内一时寂静,只有灵气流淌的微声。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然,迎向叶青儿的注视。

“师父垂询,弟子不敢不尽言。”

莫古的声音沉稳有力,显然对此并非毫无准备:

“师父或许不知,弟子……其实私下里,与师父麾下如今已经牺牲的皑大宝前辈皑统领私交甚好。

师父或许之前便已从其他地方知晓,在将近十年前,弟子得知救世军被困云汐城后,几乎是立刻前往支援。

因此,弟子其实对救世军的了解,或许会比师父想象的要多。

弟子愿从救世军的根源说起,若有浅薄谬误之处,还请师父指正。”

待得叶青儿有些惊讶的点头示意后,莫古着才继续道:

“救世军,顾名思义,其创立之初衷,乃是为‘救世’。”

莫古开口,第一句便点出了核心:

“然此‘世’,并非泛指的天下苍生,最初,更侧重于救我宁州修仙界,乃至周边区域,免受处于西方衡州的古神教,北方雍州的血剑宫,乃至是东北方的幽州内的天魔道肆虐之苦。

它并非传统宗门,也非家族势力,而是一支因共同危机、共同目标而凝聚起来的军队。

而其前身,正是师父慈悲,在两百多年前,一次偶然救下了当时正被禾山道追杀,如今却已经牺牲于和古神教元婴同归于尽的杜统领杜老二前辈后,和他共同创立的,意在消灭做恶多端的禾山道而组成的一支义军。

其成员构成复杂,有散修,有小家族子弟,甚至有前邪修。它的向心力,源于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消灭禾山道的‘大义’的认同。

至于救世军,虽然名义上于三大魔教皆为敌对状态,但主要是以消灭以古神教为己任。”

叶青儿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

“而救世军盛衰之由,弟子浅见,关键在于三点。”

莫古条理清晰地说道:

“其一,在于‘大义’名分与切实利益的结合。救世军高举消灭古神教、庇护同道的大旗,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此为其凝聚人心的根基。

同时,在师父您的带领和杜统领付出的牺牲下,使得救世军获得了大量的声望,这使得队伍迅速壮大。”

“其二,在于其相对平等与高效的体制。

相较于宗门内论资排辈、家族内血脉为先。

救世军内部,至少在明面上,更看重战斗能力与团结。

有能力者,即便出身低微,亦可获晋升,得资源。

这种相对公平的氛围,对于大量缺乏上升渠道的散修和小势力修士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其指挥体系,在战时也力求简洁高效,减少内耗。”

“其三。”

莫古语气微沉:

“便是领袖的魅力与核心战力的支撑。

师父您当年从义军时期的筑基首领开始,便时常亲身率军冲杀,战力卓绝,赏罚分明,是为义军与救世军的魂。

而皑统领、芈统领等一批核心金丹期骨干,修为相对来说较为高深,作战勇猛,且对师父您、对救世军理念高度忠诚,是为救世军的骨。

魂骨相依,方有昔日救世军之强盛。”

“至于其衰败和败亡……”

莫古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表面看,是因衡州内的那场长达两年之久的,在奇门绝魂阵中的坚守。

骨干精英几乎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但弟子以为,祸根早已埋下。其衰,亦有三弊。”

“哦?哪三弊?”

叶青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身体微微前倾。莫古能看出救世军衰败非止于表面损失,这已超出她的预期。

“一弊,在于根基浅薄,过度依赖核心。

救世军崛起太快,如同无根之木,其繁荣高度依赖于师父您的个人威望与核心骨干的支撑。

一旦核心受创,整个体系便摇摇欲坠。

它缺乏如宗门般深厚的传承底蕴和稳定的新生代培养机制,也缺乏如家族般血脉维系的天然凝聚力。”

“二弊,在于鱼龙混杂,理念未能真正统一。

加入救世军者,动机各异。有为大义者,有为资源者,亦有单纯寻求庇护者。

虽然在您的领导下,目标一致时,尚能同心。一旦外部压力稍减,或目标达成在即,内部不同诉求、不同背景带来的矛盾便会凸显。

缺乏长时间的理念灌输与思想锤炼,未能真正将‘救世’精神内化为所有成员的核心认同,一旦领头羊不在,极易各行其是,乃至溃散。”

“三弊……”

莫古目光锐利起来:

“在于与后方关系的模糊与资源汲取的不可持续。救世军征战所需资源庞大,主要靠战利品和各方支持,以及内部极少的资源产出。

但长期来看,它并未建立起自己稳定的、可再生的资源产地和财政体系。

它与宁州各大势力,尤其是五大宗的关系,也始终微妙。既是合作者,清除着共同威胁,但因其庞大规模和独特凝聚力,又难免被各大势力视为潜在威胁或需要警惕的对象。

这种模糊的定位,使得救世军难以真正扎根,其存在缺乏长久发展的环境保障。”

叶青儿听着莫古的分析,心中的惊讶越来越甚。这绝非一个普通金丹弟子能有的见识!

这分明是对一个复杂组织从兴起、运作到衰败根源的深刻剖析!

她不禁重新审视着自己的大弟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

“继续说。”

叶青儿的语气中,不禁带上了一丝鼓励和探究。

莫古受到鼓励,精神微振,继续道:

“基于此,弟子以为,今日之救世军,虽名义尚存,实则已陷入‘名存实亡’之困境。

芈统领心伤旧侣,无心政务,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消灭古神教威胁的大义目标,因通明剑阵的出现而即将达成。

至少……在宁州核心区域,救世军存在的根本理由正在消失。

内部人心涣散,外部支持减弱,各方更关注剑阵,加之骨干尽丧,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

“那么……”

叶青儿终于问出了自认为最关键的问题:

“若你为统领,当如何做?是设法重振旧观,还是另辟蹊径?”

莫古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了智慧、野心与坚定信念的光芒。他沉声道:

“师父,若依常理,弟子或该说,当重整纪律,招募新血,重树威信,以期恢复救世军旧日荣光。但弟子以为,此乃下策,甚至可谓徒劳!”

“哦?”

叶青儿眉梢一挑:

“为何?”

“因为时移世易!”

莫古断然道:

“通明剑阵大规模铺开,虽然古神教依旧存在,但魔神蛊之患在宁州被根除只是时间问题。

救世军赖以存在的最大‘大义’已失。

若仍固守‘消灭古神教的威胁’的旧旗帜,无异于刻舟求剑。

即便勉强维持,也只会迅速沦为一个普通的、甚至可能因规模庞大而遭忌的佣兵或护卫组织,失去其独特价值和凝聚力,最终难免被分化、吞并或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