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即侃侃而谈。他从历史沿革谈到哲学背景,指出了教材为了简化而牺牲数学严谨性带来的认知隐患,甚至举出了具体页码的表述问题。他的声音不高,逻辑却缜密得像一把手术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少年清朗的嗓音和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几位领导都有些听不懂,但他们看得懂李明辅脸上那越来越浓的惊异与赞赏。
“最后一个问题,”李明辅身体微微前倾,抛出了一个即便是高中学生也会感到棘手的难题,“关于空间的构造,时间加速的基本序列法,你在论文中暗示更倾向于前者,为什么?在非标准分析的框架下,这两种构造是否展现了新的意义?”
这个问题让旁边的老师都倒吸一口凉气。张亮却只是微微蹙眉,思考了大约十几秒。他再次转身,在黑板上画下两个清晰的示意图,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阐述了他的观点,不仅比较了两种构造的优劣,还巧妙地联系了他论文中的核心思想,指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二者可能达成的统一。最后,他甚至轻声补充了一句:“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可能教材和主流文献里还没有这样讲过。”
“啪、啪、啪。”李明辅站了起来,独自鼓起了掌。他走到张亮面前,仔细端详着这个尚显稚嫩的少年,仿佛在欣赏一块绝世美玉。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磐石初中这片土壤,真是……真是藏着一块未经雕琢的旷世璞玉啊!”
他不再犹豫,直接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拔开钢笔,在“预科生录取意见”栏上,唰唰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张亮同学,”他将文件递过去,语气郑重,“我代表襄临高中,正式邀请你跳级进入我校高中预科班学习。那里,有咱们这个地区最顶尖的实验室,有藏书百万的图书馆,有包括多位特级教师、甚至个别大学教授在内的导师团队。你的天赋,不应该被局限在这里。”
张亮愣住了,他看着那份录取文件,又看了看周围激动得满脸通红的校领导,最后目光落在窗外熟悉的校园景象上。跳级?高中?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彷徨。
“去!一定要去!”一个苍老却斩钉截铁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众人回头,只见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数学老师墨渊拄着拐杖,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他平时浑浊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紧紧盯着张亮:“襄临高中的资源,远非我们这里能比。那里有能指引你走向更高处的老师,有能激发你全部潜力的对手!磐石初中很好,它孕育了你,但现在,它已经不够了!雏鹰只有离开最初的巢穴,才能见识真正的苍穹!”
墨老师的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张亮心中最后的犹豫。他看着老师眼中那混合着期盼、骄傲与一丝不舍的复杂情绪,重重点了点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校园。当张亮在众人或羡慕、或惊叹、或不可思议的目光中,默默回到图书馆收拾他那寥寥几本却本本都被翻得卷边的书籍时,整个磐石初中都沸腾了。初一的天才少年,被襄临高中校长亲自破格录取!
离开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张亮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墨渊老师和几位校领导的陪同下走向校门。他回头,看了一眼雨幕中熟悉的红砖楼,看了一眼那些挤在走廊窗口,用力向他挥手的学弟学妹。
身后,磐石初中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雨帘之后。前方,是通往襄临市,通往一个全新、广阔且充满未知挑战天地的漫漫长路。张亮握紧了拳头,清澈的眼神里,第一次映出了对远方的渴望。
而“张亮”这个名字,和他那近乎传奇的跳级故事,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了磐石初中每一个角落传颂的佳话,化作一枚无形的烙印,深深镌刻进这片土壤,激励着那些同样怀揣梦想,却暂时困于偏远之地的少年们,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