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嘀咕:瞧瞧,人设这玩意儿,真不能装高冷,亲民才最打动人。
张宇接着汇报:“高腾S1结构复杂,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初期月产估计在二十万左右,差不多达到设计线的六成五。
要想冲到三十万,怎么也得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至于大麦1?”他顿了顿,笑出声,“简单得跟儿童玩具似的,半个月,五十一万台,稳了。”
两条生产线占地差不多,但S1因系统和结构太复杂,产能硬生生被拉低了二十万。
技术这东西,没辙。
“不错不错。”蓬雷点头,“但还不够。
得赶紧把八十万台的产能给提上去——我有预感,这两款手机,能火到断货。”
他顺手抄起桌上的大麦1,晃了晃:“尤其是这款。”
在高腾S1的衬托下,大麦1就像个穿着塑料外套的土包子,没人多看一眼。
张宇憋不住了:“蓬总,这手机……除了能上网,真没别的亮点啊?”
“诶,还能换壳啊!”郁桂月笑嘻嘻接话,语气活脱脱像在聊美妆博主,“粉的、蓝的、金的、夜光的,全都有,换着玩呗。”
“是,除了能上网、能换壳、装了鸿蒙系统,是真没别的了。”蓬雷笑了笑,“但我要是说——这手机,定价1999龙元,海外卖249美元,你觉得咋样?”
全场一静。
张宇嘴巴张得能塞进手机:“1999?!你没说错?隔壁厦新A8,翻盖、屏幕大、还带摄像头,卖三千多!你这破壳手机,就比诺基亚强那么一点,敢卖不到两千?!”
郁桂月也懵了:“这价……是不是定低了?”
现在的市场,两千以下的手机?那是十年前的老古董,或者山寨机的专利。
蓬雷把大麦1轻轻放回桌上,笑得像刚偷了鸡的狐狸:
“没错,就这个价。”
在蓬雷报出价格的那一刻,张宇就把其他人全打发走了,屋里就剩下了郁桂月、张宇、张汉盛和周志成——这几个是真信得过的自己人。
“咱不是吹,这价儿就算再低,咱赚的也不少。”蓬雷点上根烟,语气很稳,“屏是买的,别的零件全是咱高腾自己整的,国产货堆成山,连螺丝都省了进口费。”
“跟厦新A8比?人家那机器,芯片全靠进口,光这一块就占了四成成本。
咱这手机,连电池都是咱家子公司比亚蒂产的——现在全球能做这种高性能锂电池的,掰手指头都数不出几个。”
张宇皱眉:“可1999也太狠了点吧?咱不图那点便宜货,大麦1好歹是咱门面,怎么也得往上拔拔价。”
蓬雷摇头,烟灰轻轻弹在垃圾桶里:“你没懂。
这手机,压根不是用来赚钱的——是来砸场子的。
我们要的是全国老百姓都知道‘高腾’俩字儿咋写。
等它火了,咱才好把真正的王牌端出来。”
他顿了顿,眼神透着笃定:“三个月后,它会降一千块。
年底,咱就让这手机蹲在千块档位,让街边卖煎饼的大爷都用得起。”
“现在的国产机,便宜是便宜,可用俩月就卡成PPT。
咱不跟他们玩低端,咱要重新定义什么叫‘好用的手机’。”
张宇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点点头。
蓬雷嘴角一咧:“别担心,真正挣钱的,是咱们的S1。”
他转头盯着两人,眼里闪着光:“说吧,你们觉得S1该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