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齐柔佛行宫的议事大殿,虽竭力模仿着天朝上国的庄重格局,以硬木为梁,铺设着南洋特产的编织地毯,但空气中弥漫的浓郁丁香与檀香气息,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奇异鸟鸣,依旧提醒着众人身处异域。此刻,大殿内济济一堂,昨日参与签约仪式的各方代表再次齐聚,气氛却与先前大不相同。觥筹交错的松弛感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关乎切身利益的凝重与期待。
大殿主位稍侧,设有一张铺着明黄色锦缎的长案。方梦华并未身着繁复的官服,仅以一袭素净的深青色素面长袍现身,长发简单挽起,别无饰物。然而她只是静坐那里,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整个大殿便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她的左侧,坐着面色肃然的财务大臣钱玉,面前摆放着厚厚的账册与一个密封的紫檀木匣;右侧则是明海商会都督沈千山,气度沉凝,目光如炬。杨八、管青娘、李宝、黄昊、陆朝西等商会核心成员及几位身着海军深蓝制服的高级军官位列其后,无声地彰显着支撑此番谈判的武力与资本。
「诸位使节,阁下,」方梦华开口,声音清越,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之会,意在摒除繁文缛节,共商实务。天下熙攘,皆为利往。而利之流转,需有公器衡量,有通则遵循。」
她微微侧首示意,钱玉立即起身,先向方梦华及在场代表微微欠身,随后以他那特有的、如同玉算盘碰撞般清晰冷峻的嗓音说道:「奉大明国会第二届责任内阁及明海商会联合令,即日起,凡与大明及其藩属国、协约国进行之一切贸易往来,无论丝绸、瓷器、茶叶、香料、药材、五金、军械、乃至劳工佣酬,其结算单位,须以我大明法定货币——『明元』为准。」
他话语一顿,目光扫过全场,将众人脸上的惊愕、思索、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尽收眼底,才继续道:「为定锚价值,稳市场之心,大明天子特颁《金本位制诏》:新铸之明元,其值恒固。规定——每壹佰圆明元,可随时于指定之明海银行总行及各主要口岸分行,十足兑得黄金一两整,或等值之壹萬文『永乐通宝』铜钱。此锚定,由大明国库黄金储备及国家信誉为凭,绝无动摇。」
「一百明元兑一两黄金!」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这个比值清晰、强硬,且背后是实打实的黄金!许多代表,尤其是来自赞吉、拜占庭、花剌子模等见惯了货币贬值、成色不足的西方国度的使者,脸上都露出了震撼与难以置信的神色。如此明确、高价值的金本位承诺,在他们看来近乎奢侈,也充满了诱惑。
此时,沈千山上前一步,与钱玉并肩而立。他沉稳地打开那个紫檀木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崭新的、散发着特殊光泽的钞票。他取出一套,由侍从恭敬地分发给前排的主要代表传阅。
当这些塑料钞入手的那一刻,惊叹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为真切。
「这……这是何物所制?非纸非帛,竟如此挺括?」高丽使臣金成焕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摩挲着钞面,感受着那微凉滑韧的触感。
「看这图案!这线条!这……这先帝圣像,竟如此精细,纤毫毕现!」占城王子诃梨跋陀瞪大了眼睛,凑近了观察正面的印刷。
「还有这……这里竟是透明的?!」拜占庭特使米海尔·杜卡斯失声叫道,他举起一张百元大钞对着殿外透入的光线,清晰地看到了那个镶嵌在透明视窗内、随着角度变换色彩的「明」字,「上帝啊!这是如何做到的?这绝非人力可仿造!」
塑料钞超越时代的材质、精湛绝伦的凹版印刷、以及那神奇的「虹明视窗」防伪技术,带给这些见多识广的各国代表的冲击,甚至不亚于金本位本身。它们不仅仅是货币,更是大明深不可测的工艺技术与国家信用的直观体现。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塑料钞带来的震撼中时,沈千山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将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诸君,货币乃交易之媒介,其信用根基,在于可兑换之物,亦在于可用此货币购得何物。」
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中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强势:「容沈某直言,今日这南洋万里海疆,往来之巨舰,十之七八出自大明船坞;商贾赖以通讯、调度之电报,唯有我大明能铺设、维护;军中利器,自燧发铳至舰炮,其精良犀利,诸位心中有数;便是如今诸位身上所著之『明锦』,所用之香皂、玻璃镜、乃至治愈瘴疠之奎宁……试问,除我大明之外,何处可稳定、大量供给?」
他每说一项,台下不少代表的脸色就变了一分。这些都是事实,残酷而无法反驳的事实。明国凭借其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已经垄断了从军国重器到日用消费品的诸多关键领域。
「故而,」沈千山总结道,声音斩钉截铁,「以明元结算,非是我大明强人所难。实乃大势所趋,亦是保障贸易顺畅、避免汇兑损耗之最优解。持有明元,便意味着可随时兑换为黄金,更意味着能购买到唯有我大明才能提供的、维系国计民生与发展之必需之物产与技术!」
钱玉适时地接话,语气依旧冰冷,却带着强大的说服力:「金银笨重,成色不一,估价困难,转运风险巨大。而明元,轻便、统一、防伪、信用卓著。接纳明元,于诸位而言,非是负担,实是便利与保障。」
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各国代表们抚摸着手中精美的塑料钞,回味着沈千山与钱玉的话语。惊愕过后,是迅速的权衡利弊。
明元的金本位提供了价值底线,其精美的做工和超强的防伪能力杜绝了伪造风险,而最关键的是,要想获得那些别无分店的明国特产——从蒸汽机船到奎宁,从电报服务到优质军火——使用明元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拒绝明元,就等于自绝于这场由明国主导的、代表着更高生产力和更先进技术的贸易体系之外。
赞吉王朝的财政官阿布·哈桑与拜占庭的米海尔·杜卡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定。他们率先起身,向方梦华及明国代表行礼,表示原则上接受以明元作为结算单位,并希望尽快了解具体的兑换与结算流程。
有了带头的,高丽、占城、兰芳等早已绑上战车的藩属自然紧随其后。粤南、高棉纵然心思复杂,也知无力抗衡。就连一直低调的泰国代表颂提,此刻也不得不随着众人表示附议,尽管他心中清楚,这个消息传回大理佛国,必将引起怎样的震动。
方梦华始终静坐,看着台下众生相。她没有再多言,只是在这一片或真心或假意的赞同声中,微微颔首。
明元的国际化,在这座充满南洋风情的王宫中,以一种混合着黄金的沉重、塑料的奇技、以及无可替代的商品霸权的方式,迈出了坚实而具统治性的第一步。世界的金融脉搏,从此将被部分地掌握在金陵城那间印钞局的手中。
大殿内,方才因明元结算制而紧绷的气氛,在沈千山与钱玉宣布下一项议程时,悄然转变。一种混合着期待、焦虑与野心的暗流开始涌动。方梦华微微颔首,示意由钱玉与明海商会总干事陆朝西主持。
钱玉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驱散了最后一丝杂音:「诸位既已认可明元为商贸之基,大明自当投桃报李,助友邦夯实国力,共臻繁荣。故,奉首相府钧令,由明海商会牵头,联合大明户部,特设『南洋经济互助发展银行』,简称『经互银行』。」
「经互银行」四字一出,台下诸位藩属国代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呼吸都似乎急促了几分。他们太清楚「银行」二字在明国体系内意味着什么——那是资本的化身,是点石成金的手指!
陆朝西适时上前,他面带和煦笑容,语气却条理分明,充满说服力:「经互银行之首要宗旨,便是向各友好藩属国,提供长期、低息的专项贷款,用以支援各国经大明枢密院与工部共同核准之工业建设项目。」
他目光扫过面露渴望之色的高丽、三佛齐、高棉、粤南、占城、兰芳等国代表,略过了神色复杂、只能旁观的赞吉、拜占庭等一神教国家使节,继续抛下更具诱惑的细节:「此等贷款,年息不过三分,远低于市面通行的『驴打滚』。还款周期可长达十年,更有三年宽限期!且,」他刻意顿了顿,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所有贷款项目,将配套由我大明派遣精通格物之工匠、管事,提供从厂区规划、机器安装调试,到工人培训、生产管理之一条龙援建。旨在将成熟之工业技艺,扎根于友邦沃土!」
工业技艺!成熟项目!低息长贷!技术援建!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在藩属国代表的心头。他们目睹过明国是如何凭借那些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工厂,在短短十几年内从一群「海寇」蜕变为令人战栗的巨兽。如今,这巨兽竟愿意将部分力量分润给他们?尽管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无偿的午餐,接受贷款与工业转移,意味着更深的经济捆绑与技术依赖,甚至可能带来环境代价(他们尚未有清晰概念,但本能感到那些浓烟与污水并非祥瑞),但与国力「脱胎换骨」的可能相比,这些代价似乎都可以承受。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火热,甚至带着一丝血腥的竞争意味。东道主三佛齐的首相槃陀诃罗第一个站了起来,他顾不上仪态,急切地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说道:「尊敬的方首相,钱行长,陆总干事!我三佛齐愿为首倡!我国苏门答腊南部,水量充沛,劳力充足,更盛产可用于染色的天然植物!恳请将『成衣印染厂』项目优先赐予我国!我国愿以最优惠之地价,并保证原料供应!」
他深知,成衣制造看似寻常,却是吸纳就业、快速积累纺织与化工经验的绝佳起点,且与三佛齐现有的资源禀赋高度契合。
他话音未落,高丽使臣金成焕立刻起身,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尖利:「不可!首相明鉴!我高丽庆尚道,自古便是良皮产地,皮匠技艺精湛!且地处北线,临近大明辽东及日本市场!『皮革加工厂』项目,非我高丽莫属!我国愿以王室信誉担保,全力配合大明工匠,建成远东第一皮革工坊!」皮革加工涉及鞣制化学与机械处理,技术含量更高,对提升军备(如铠甲、马具)潜力巨大,金成焕岂能不知?
紧接着,高棉的财政官员毗阇耶也急忙出列,他脸色因为急切而涨红:「我高棉毗耶陀补罗,自古便有铜矿开采!只是技艺粗陋,所得有限!若得大明『铜矿精炼厂』之援建,必能使其产量倍增,品质提升!此乃互利共赢,更能保障大明所需之铜料供应啊!」他直接点出了资源互补,试图以原料产地的优势打动明国。
粤南、占城、兰芳的代表也纷纷起身,争相陈述自身优势,希望能分一杯羹。粤南想要造船配件厂,占城渴望香料提纯工坊,兰芳则看中了热带木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