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内战,如同北海永不消散的浓雾,笼罩着峡湾与山峦。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凭藉着英诺森二世教皇赐予的「正统」名分,牢牢掌握着大多数主教、实力雄厚的上层雅尔(贵族),以及来自丹麦的坚定支持。他的军队庞大而正规,旗帜鲜明,战术承袭着维京祖先的长船登陆与大陆骑士的强力冲锋,充满了旧时代的荣光与力量。
然而,他的对手,王叔哈拉尔·吉勒,却在黑暗中摸索着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拥有的资本远逊于侄子,但他拥有那位神秘的「火师」,以及寥寥数件被视为「异端」却威力莫测的武器——「雷吼管」。
1132年秋,寒风已开始侵袭挪威沿岸。马格努斯四世决定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攻势,一举粉碎他叔叔的叛乱。他集结了庞大的舰队和精锐的步兵,目标直指哈拉尔在西南部的重要据点。情报显示,哈拉尔的部队正沿着法勒夫峡湾一带活动。马格努斯信心满满,命令大军开进这条狭长而深邃的峡湾。
他并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踏入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
哈拉尔·吉勒,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在正面战场上难以抗衡侄子的雄厚兵力。他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战场——法勒夫峡湾。这里两侧山崖陡峭,水道狭窄,是完美的伏击之地。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地形能将声音与恐惧放大到极致。
他将自己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隐藏在峡湾两侧的密林与岩石后方。而他的秘密武器,那几尊由「火师」和他的助手们小心翼翼布置在悬崖高处的「雷吼管」,已经装填好了火药与碎石铁片,引信隐蔽地牵引到伏击点。万事具备,只待猎物入瓮。
当马格努斯四世的舰队,船桨整齐划一地击打着墨蓝色的水面,满载着盔甲鲜明的士兵缓缓驶入峡湾最深处时,哈拉尔下达了命令。
「点火!」
「火师」沉稳地引燃了主引信。火星沿着隐蔽的导火索急速蔓延。
下一刻,彷佛世界末日降临。
「轰隆——!!!轰隆——!!!」
数声前所未有的、足以撕裂耳膜的巨响,猛然在狭窄的峡湾中炸开!声音被两侧的崖壁来回反射、叠加,形成了连绵不绝、震荡心魄的恐怖回音,宛如传说中雷神索尔挥动米奥尼尔神锤发出的灭世怒吼!
与巨响同时出现的,是悬崖高处喷涌而出的巨大火光和浓密白烟,以及随着爆炸四散飞溅的碎石和破片。这些破片杀伤有限,但其视觉和听觉效果,对于一支完全依靠勇气和纪律、从未经历过此等场面的中世纪军队而言,是毁灭性的。
刹那间,秩序井然的马格努斯大军陷入了极度的混乱。
骑士们的坐骑首先崩溃,这些训练有素的战兽被巨响吓得魂飞魄散,人立而起,疯狂蹦跳,将背上的骑士甩落,或在阵中横冲直撞,践踏步兵。
许多士兵被这从天而降的「神罚」吓得肝胆具裂,他们丢下武器,捂住耳朵,发出惊恐的尖叫,有人甚至当场跪地祈祷,认为诸神抛弃了他们。严密的盾墙阵型瞬间瓦解。军官们的呼喊被淹没在雷鸣般的爆炸回声和全军的恐慌中,命令无法传达。
就在马格努斯军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际,哈拉尔·吉勒挥下了他的战斧。
「为了挪威!随我冲锋!」
养精蓄锐已久的哈拉尔精锐部队,如同挣脱锁链的饿狼,从山坡密林中咆哮着冲下,直插敌军心脏。面对魂不守舍、阵型已乱的敌人,这场冲杀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戮。马格努斯的军队彻底崩溃,士兵们争相逃向舰船,或在狭窄的滩头被无情砍杀。国王马格努斯本人仅以身免,在亲卫的拼死保护下,狼狈地登船撤离。
法勒夫峡湾之战,以哈拉尔·吉勒的辉煌胜利告终。此战证明,在挪威独特的峡湾地形中,早期火器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威慑和战场控制力,足以扭转兵力上的劣势,创造出不可能的胜利。
然而,胜利并未带来战争的终结。哈拉尔的技术优势是脆弱而有限的。他的「雷吼管」数量稀少,制造困难,火药依赖不稳定的秘密渠道补给,且北欧气候下极易受潮失效。他无法凭藉这几件「神器」发动全面的战略反攻,将马格努斯的势力连根拔起。
战争,在短暂的震撼之后,重新回归了北欧内战最常见的、也是最残酷的模式:漫长的僵持、对资源和人口的消耗、以及对个别城堡和地区的反覆争夺。后勤、资源动员和传统步兵的战斗意志,依然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
这正是早期火器时代的特点:它能赢得关键战役,改变政治天平,但受限于技术和后勤,它还无法像现代的热兵器那样,快速而彻底地终结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经过数年血腥的消耗,筋疲力尽的双方都无力彻底消灭对方。内战以哈拉尔·吉勒的惨胜告终。他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事实上成为了挪威大部分地区的掌控者。而马格努斯四世,则被迫流亡丹麦,依靠姻亲的庇护,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