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那边还有学生在卖报!」孙儿指着站口,一名明华大学实习生正高喊:「《工业总览》特刊!燕子矶新厂增设炼钢炉,明铁通公司首次启用电动吊机!」
而城内太平路、建康路、长乐街上,则是另一番光景。
国会开会日将至,各路议员、报社、陈情者、游说代表早已纷至沓来。骑着黑马的子爵议员、穿戴整齐的黄帽警队、提着皮箱的女记者,与贩售糯米鸡的街头小贩交错其中。明国国会大厦位于原南唐皇宫旧址之上,灰白圆顶下悬着青铜「明诰」大钟,每当会期召开前日,钟声三响,全城皆闻。
剧场内《张翠山归来》新编刚开演,观众已坐满三层。戏园之外,还有学生社团举办「女学平权」演讲,一位女学生登台朗诵《宪诰?庚申增修条》,引来掌声连连。
「大明今日之盛,凭藉人心可明、技艺可进、学术可辨!愿天下女儿亦得受教之权!」
申时过半,秦淮河夜市灯火初上,电灯与煤气灯交相辉映,映照着河面如星河倒挂。画舫依旧游弋,茶肆二楼,一群旧宋遗老对着《申报》上「高棉国学生来游学」的新闻摇头叹气,而隔壁雅座里,明海商会的年轻商人正用钢笔在账本上记录今日的杭洪铁路债券收益。画舫与货船川流不息,船夫的号子声与茶肆的琴音交织,勾勒出一派盛世繁华。
夫子庙前,说书人拍响醒木:「今日不说三国,且说那‘沧海龙吟号’如何劈波斩浪造访万里之外的北具芦洲!」孩童们瞪大眼睛,想象着铁甲巨舰冲破北海冰层的画面。
城南长乐坊夜市初启,满街黄灯笼高挂,蒸汽串烧、外洋糖水、徽菜风味、波斯烤饼、岭南炒粉争奇斗艳;外卖学徒背着木箱,在巷口高喊「豆沙饼!鸡丝面!」。
酒肆中,商贾推杯换盏,谈论南海贸易与淮北铁路债券。茶肆内,市民围坐听曲,琴师弹奏《梅花三弄》,曲调悠扬,引人沉醉。
街头一角,几名颖州少年在卖自制的竹编灯笼,灯内点着石化实验室试制的蜡烛,温暖而明亮。一位老者买下灯笼,叹道:「你们这些颖州娃儿,来金陵才半年,就学会这手艺,真不简单!」少年羞涩一笑:「多亏花少尉教我们,还说将来能进明华大学,学电灯造法!」
方敏与王士元沿河漫步,经过夜市,听闻市民议论疫苗与电灯,感慨万千。方敏低声道:“学生们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从牛痘到电灯,金陵的灯火,是民心的光。”王士元笑答:“咱家天子哟,这话若让妳那姑姑听到,怕是要请妳去国会演讲了。”
议政厅内,方梦华一袭素服,与许叔微、李宝商议颖州医疗与铁路扩建。案上摊开一幅地图,标注着金陵至颖州的铁路新线与沿途疫苗接种点。许叔微道:“颖州首所医院已开诊,青霉素试剂已送达,当地新民病愈率达八成。”
李宝补充:“神机营护送的疫苗车队,沿新线运行无阻,岳云侄儿从汉阳传回消息,岳鹏举拖了几个月没有攻打三弟。”方梦华点头,目光扫过地图:“洞庭湖既安,北伐有望。颖州新民融入顺利,金陵的灯火,终要照到中原。”
巷尾的钟表店里,老师傅用放大镜校准着一座带秒针的座钟,嘀咕道:「齿轮咬合差半分都不成……这世道,连时间都要分秒必争了。」
窗外,月光照在古老的城墙上,而城墙下的铁轨正将这座城市拖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