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977章 湘北均平

第977章 湘北均平(2 / 2)

学堂旁,一座小型工坊正在试验水力水车,用于灌溉与磨米。虽然技术粗糙,远不及明州的蒸汽机,但已让农民们惊叹不已。一名工匠对围观的农民说:「这水车是跟辰州学的,大圣天王说了,咱们得让每亩地多打十斗粮!」农民们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四年前,钟相的均田运动让澧州的农民从佃户变为自耕农,土地与财产的重新分配点燃了他们的希望。然而,孔彦舟的清洗重创了这片土地,许多农民被屠杀,村落被焚,田地荒芜。杨幺夺回澧州后,重新推行均田制度,但因人口损失严重,土地分配不如辰州均匀,部分农民仍需依赖均平仓的救济。

市集上,一名老农向均田吏抱怨:「俺家的田靠近河边,去年洪水冲了半亩,圣库咋不补点粮?」均田吏耐心解释:「均平仓的粮食优先供农兵队,您的损失已记录,下季会补发种子。」老农虽有不满,但见均田吏态度诚恳,也点头离去。这种公开的对话机制,让澧州的农民对大楚保持信任,尽管重建之路艰难。

澧州城墙外的小型棜堡驻扎着农兵队,配备从辰州运来的火铳和长矛。城门口的检查站戒备森严,所有外来者需接受盘查,以防伪齐或蜀宋细作渗透。城内的「武备库」储存着少量火药与武器,农兵队每天操练,模拟抵御敌军的进攻。

农兵队长周大勇,原是钟相麾下的义军小头目,亲历了孔彦舟的围城之战。他每天带队巡视城墙与水道,检查防御设施的完好程度。他对副手说:「宋狗和伪齐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咱们的火铳得练得比辰州还精!」副手点头,握紧手中火铳,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洞庭湖东部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岳州,城陵矶的江风夹杂着湖水的湿气,轻拂过城墙上新修的了望塔。岳州,这座扼守洞庭湖入长江咽喉的大楚老根据地,自钟相起义以来,经历了四年的风雨洗礼。四年前,钟相的均田运动席卷此地,地主大户被诛,土地与财产均分给「入法」农民,奠定了大楚的平等根基。虽然未如澧州那般遭受伪齐军孔彦舟的血腥清洗,但岳州因其战略位置,时刻面对蜀宋岳家军驻守的鄂州与江陵兵团的压力,军事化气息浓厚,却也孕育着坚韧的农民自治精神。

清晨的城陵矶码头,渔船与货船川流不息,农民与水手吆喝着卸下新鲜的湖鱼与从辰州运来的稻米。码头边,一座简易的水力吊臂吱吱作响,将货物搬运上岸,虽不及明州蒸汽机的先进,却已让岳州的后勤效率大增。城墙外,农兵队的巡逻队沿着湖岸警戒,手中火铳与长矛在晨光中闪烁,警惕着对岸岳家军的动向。

岳州城外的临湖村口,一块石碑刻着「均田自强」,碑下几名农妇正围着水井洗菜,笑声清脆。村中田地被精细划分,每户入法农民分得四亩水田和一亩菜地,湖边的肥沃土壤让稻米与莲藕产量颇丰。农民刘独根正带着两个儿子在田间插秧,汗水滴落在田埂上。他曾是地主家的长工,如今分得田地,家中还养了几只鸭,日子过得比宋朝时好了许多。

「独根,听说均平仓新存了批粮,够咱们过冬了!」邻居吴嫂从田边走过,手里提着一篮莲藕,笑着喊道。刘独根抹了把汗,回应道:「大圣天王说了,只要守住岳州,咱们的田地就保得住!」吴嫂点头,顺手将一节莲藕扔给刘独根的幼子小福。

村中的「致公堂」是农民议事的核心,堂内悬挂着钟相与杨幺的画像,钟相手持锄头,杨幺握着火铳,象征着农民与战士的双重身份。堂前广场,几名青年正在操练木盾与短刀,农兵队长李铁山指导他们如何快速列阵。他低声说:「岳家军就在对岸,咱们得练得比他们还硬!」青年们点头,眼中满是决心。

岳州城内,街道虽不如明州宽阔,却整洁有序,土路两旁是低矮的民居,每户门前挂着「入法之家」的竹牌。城墙上的箭痕提醒着战乱的威胁,但新修的棜堡与火铳阵地显示出大楚的防御决心。市集上,农民与渔民交换货物,平财钱与湖鱼、稻米一同流转。几名从辰州来的商贩带来书籍与农具,让市集增添几分生机。

岳州的军事化气息浓厚,城陵矶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大楚的门户。城墙外,棜堡驻扎着农兵队,配备从辰州运来的火铳与长矛。码头边的检查站戒备森严,所有船只需核对文牒,防止岳家军细作渗透。城内的「武备库」储存着火药与武器,农兵队每天操练,模拟抵御敌军的进攻。

农兵队长李铁山,原是钟相麾下的渔民义军,熟悉洞庭湖的水战。他每天带队巡视湖岸与城墙,检查水道防御设施。他对副手说:「岳飞的军团就在鄂州,随时可能来犯,咱们得让火铳随时能响!」副手点头,握紧手中火铳,眼中燃烧着战意。

城陵矶的了望塔上,农兵队员王大湖正用简易望远镜观察对岸的动静。他低声说:「听说岳家军的弓弩手厉害,但咱们的火铳也不差!」旁边的同伴笑着回应:「有杨天王在,岳飞想过湖,先问问咱们的火药!」

夜幕降临,岳州的火把与渔火点亮湖岸,映照着宁静的城池。农民们聚在圣库堂,分享当天的渔获与收成,孩子们围着火堆听老者讲述钟相起义的传奇。市集已散,渔民们划着小船回家,湖面上传来悠扬的渔歌。城墙上,农兵队的哨声此起彼伏,提醒着这片土地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