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激烈的争论,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会议室里的茶水添了一轮又一轮。
桌上的烟灰缸早已堆满了烟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烟草味。
谁也没能说服谁。
李卫东的实干经验,赵毅的航电前瞻性,张国栋对动力系统的掌控,李天成在空气动力学上不可动摇的权威……每个人都有着无法被轻易否定的理由。
这场看似无解的争吵,最终在林慧进来提醒大家食堂快要关门时,才被强行中止。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一脸的疲惫,各自散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个晚上过去,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白杨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事情却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机。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白杨抬起头,看到了让他略感意外的一幕。
李卫东、赵毅、张国栋、李天成……昨天在会议室里吵得面红耳赤的一众课题组负责人,此刻竟然一个不落地,全都挤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
为首的,正是昨天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结构强度组组长,李卫东。
他手里捏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有那么一丝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
“白所,”李卫东大步走到办公桌前,将那张纸郑重地放在了白杨面前,“我们商量好了。”
白杨的目光落在那张纸上。
纸的最上方,是几个醒目的大字:“赴沈飞技术指导专家组总负责人”。
号标注着“组长”。
而在他的名字之下,赵毅、张国栋、李天成等所有核心课题组的一把手,名字赫然在列,职位无一例外,都是“副组长”。
这还没完。
在负责人名单的
白杨粗略地扫了一眼,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这份名单,几乎囊括了各个课题组里所有最能打的精兵强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或多个技术难关的攻克者。
白杨昨天要求的是每个组出三人,可这份名单上,结构组、航电组、飞控组这些核心中的核心部门,几乎是倾巢而出,只留下了几个副手和年轻研究员看家。
这哪里是派出一个“先遣队”?
这分明是把整个研究所的“野战主力军”,一股脑儿地全都拉到了沈城前线!
白杨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从李卫东、赵毅等人脸上逐一扫过,他看到他们眼中的红血丝,显然是熬了一整夜,也看到了他们眼神深处那股压抑不住的,混杂着兴奋、期待与决绝的火焰。
“你们这是……”白杨的手指在那份沉甸甸的名单上轻轻敲了敲,声音听不出喜怒,“把家底都搬过去了?”
李卫东似乎早就料到白杨会有此一问,他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腰板,沉声解释道:
“白所,我们昨晚回去之后,吵也吵了,争也争了,最后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老赵说的对,四代机的核心是航电,我不懂,去了肯定抓瞎。”
“可我说的也没错,飞机是造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不懂结构和工艺,图纸就是废纸一张。”
“还有老张的发动机,老李的气动布局,哪个不是要命的关键?”
他的声音洪亮而坦诚。
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位负责人,虽然没有说话,但都默默地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这个说法的。
“最后我们合计了一下,”李卫东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既然谁当这个总负责人都没办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都没办法保证自己能百分百搞定所有领域的问题,那干脆,咱们就都不当这个唯一的‘总’负责人!”
“我们决定,成立一个‘负责人委员会’!我李卫东,脸皮厚,性格直,负责牵头,去跟沈飞那边对接协调,处理日常杂务。”
“但真到了技术决策的时候,航电的问题,老赵说了算。”
“发动机的问题,老张拍板。”
“气动的问题,得听李老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那一摊的总负责人!”
“至于专家组的成员,”李卫东指了指名单,“我们想过了,这次去沈飞,不是去指手画脚当大爷的,是去打仗的!是去啃硬骨头的!”
“既然是打仗,那就不能藏着掖着,必须把最强的兵都派上去!”
“研究所里,有您这位定海神针坐镇,我们没什么不放心的。”赵毅推了推眼镜,接过了话头,语气诚恳,“任何我们前方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我们相信,一个电话打回来,您肯定能给我们指明方向。”
“所以,后方留守一些维持日常运转的同志就足够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憋着一股劲,想亲眼看着战斗机从我们手里,变成真正的钢铁雄鹰!”
“对!白所,我们都想去!”脾气火爆的张国栋也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么大的事,不亲眼看着,我这辈子都睡不踏实!”
一时间,办公室里群情激昂。
每个人都在表达着同样一个意思:我们,要全去!
白杨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慢慢转变为理解,最后,化为了一丝淡淡的赞许。
他明白了。
这群平日里埋首于故纸堆和计算机前的技术专家们,骨子里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傲气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总负责人”这个位置,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责任和荣誉。
谁都想要,但谁也明白,仅凭自己一人,无法完美地承担起这份责任。
所以,他们用了一个晚上,从激烈的竞争,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团结。
他们选择了一种最“笨”,却也最有效的方式——捆绑在一起,集体出征!
用整个研究所最精华的技术力量,去为第一架原型机的诞生,提供最坚强、最全面的保障。
这股心气,这股团结,正是白杨最希望看到的。
他原本皱起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诚如他们所说,有自己坐镇后方,充当那个最终的技术决策者和难题攻坚者,前方的团队,确实不再需要一个像自己一样全知全能的“总设计师”。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将各个子系统完美捏合,能够将设计意图不打折扣地贯彻到生产线上的强大执行团队。
而眼前这个“全明星”阵容,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配置。
“好。”
白杨拿起笔,不再有丝毫犹豫,在那份名单上,龙飞凤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同意你们的方案。”
看到白杨签字,李卫东、赵毅等人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那是一种夙愿得偿的巨大喜悦。
“但是,”白杨将签好字的名单递还给李卫东,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也有几个要求。”
众人立刻收敛笑容,神情一肃,齐声道:“白所请讲!”
“第一,速度。”白杨伸出一根手指:“你们这次去,是去抢时间的。”
“从你们抵达沈飞的第一天起,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和厂方完成技术交底,熟悉生产流程,把项目给我全面铺开。”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熬夜也好,加班也罢,原型机的总装进度,必须往前赶,越快越好!”
“是!”李卫东重重地点头。
“第二,”白杨伸出第二根手指,目光扫过动力组的组长张国栋,“到了沈飞,安顿下来之后,第一个要全力推进的项目,就是动力系统与机身的匹配和整合工作。”
“‘龙腾’的心脏是我们自己的,它的脾气和特性,只有我们最清楚。机身的进气道设计、结构加强、管线布局,都必须围绕着发动机来展开。”
“这个头要是开不好,后面的工作全都是白费功夫。老张,这件事,你主抓,老李配合你,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张国栋被点到名,激动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胸脯:“白所您放心!发动机就是我的命!谁敢在它身上出问题,我先跟他玩命!”
众人闻言,都善意地笑了起来,办公室里紧绷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最后一点,”白杨看着眼前的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郑重的嘱托,“你们代表的是我们整个研究所的脸面,到了沈飞,要尊重厂里的老师傅,要虚心学习他们的生产经验。”
“技术上,我们可以坚持原则,但态度上,一定要谦虚、团结。记住,我们和沈飞,是战友,不是上下级。”
“我们明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
“好。”白杨点了点头,对他们的态度很是满意。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沓印着烫金字样的红色邀请函。
“这是第一机械工业部发下来的正式文件和邀请函,你们每个人一份。”
白杨将邀请函递给李卫东,“后天清晨,部里会派专车和护送人员过来,直接在咱们研究所的大门口接人。”
“所有相关的技术资料,林慧已经带人打包封存好了,到时候会一起运走。”
“你们这两天,抓紧时间处理一下手头的工作交接,也跟家里人好好交代一下。”
“这一去,短则数月半年,长了,可能就要等到飞机上天才能回来了。”
李卫东接过那沓沉甸甸的邀请函,如同接过了军令状。
他看着上面的烫金大字,只觉得一股热血从心底直冲脑门。
“白所,您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他郑重地说道。
“嗯,”白杨站起身,目光在每一个人脸上停留了片刻,“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研究所,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是!”
交代完这一切,李卫东等人不再逗留,他们拿着各自的邀请函,带着满腔的豪情壮志,转身离开了白杨的办公室。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白杨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将帅同心,其利断金。
有这样一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第四代战斗机项目,何愁不成?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