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微微一笑:“当然可以。三位院士请随我来,我们到旁边的分析室,那里有更详细的数据和显微结构图片。”
分析室位于材料实验室的深处,与嘈杂的制备区隔离开来,显得格外安静。
房间不大,但摆满了各种精密的光学和电子设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仪器特有的微弱电流声。
白杨率先推开门,示意周部长和三位院士进入。
林慧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她将一份份打印好的图表和照片整齐地摆放在一张长桌上,旁边还立着一块白板,上面挂着几张手绘的结构示意图。
“三位院士,这边请。”白杨走到长桌前,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开始了他的讲解。
“这是我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的合金内部微观结构图。”他用激光笔指向照片上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可以看到,这些均匀分布的黑色颗粒,就是我们通过特殊工艺诱导形成的纳米级析出相。”
照片被放大到极致,那些微小的析出相清晰可见,它们如同星辰般点缀在合金基体中,尺寸惊人地一致,分布也异常均匀。
王德忠院士几乎是凑到了照片前,他戴着老花镜,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穿透纸面,直接看到这些微观世界的奥秘。
他的手指轻轻颤抖着,指向照片上的某个区域:“这……这析出相的尺寸,竟然能控制在10纳米以下?而且分布如此均匀,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结构啊!”
他深知,析出相是强化金属材料的关键,但要将其尺寸精确控制在纳米级别,并实现均匀分布,这在当时的冶金学界,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需要对原子扩散、相变动力学以及凝固过程有极其精密的掌控,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结构的粗化或不均匀。
白杨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而自信:“是的,王院士。我们通过对合金成分的精准设计,结合液态金属雾化冷却技术带来的超高冷却速率,有效抑制了析出相的粗化,并利用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了它们的尺寸和分布。”
他又指了指另一张照片:“这张是高分辨透射电镜下的晶界结构图。可以看到,我们的合金晶粒尺寸已经达到了亚微米级别,并且晶界呈现出高度的清洁和有序性,没有发现明显的第二相富集或空位团簇。”
李振国院士和孙建华院士也凑了过来。
李振国院士作为疲劳与断裂力学专家,对晶界结构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
晶界是材料内部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晶界处若存在有害杂质富集或结构缺陷,将极大地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成为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温床。
“晶界清洁,无第二相富集……这意味着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李振国院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数据报告,上面详细列出了该合金在不同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曲线,与国际上同类材料相比,曲线明显高出一截。
孙建华院士则将目光投向了X射线衍射(XRD)图谱。
这份图谱清晰地显示了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峰形尖锐,半高宽很窄,这表明合金内部结晶度高,晶格完整性良好,且没有发现有害杂变相的存在。
“这XRD图谱……简直是完美无瑕!”孙建华院士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这意味着白杨的团队不仅在宏观性能上取得了突破,在微观结构控制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材料的诞生,更是一套全新的材料设计与制备理念的成功实践。
三位院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敬畏。
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兵,深知这些成果的含金量,也明白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白所长,你们……你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系统且深入的研究的?”王德忠院士终于忍不住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在他看来,这些成果的积累,至少需要一个庞大团队耗费十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完成。
白杨闻言,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旁边的白板:“王院士,这涉及到我们研究所一套全新的材料设计与制备流程。”
“我们从原子层面出发,结合量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微观结构演变进行预测,从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研发效率。”
他虽然没有明说“重生”二字,但他所描述的这套理论与实践体系,却早已超越了1979年国际上最顶尖的水平。
量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当时虽然有所萌芽,但要将其系统应用于材料设计,并成功指导实验,这简直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三位院士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思维模式上的颠覆。
“白所长,我等这次来,真是来对了!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啊!”李振国院士激动地搓着手,“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否让我们也好好学习学习?”
白杨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三位院士请随我来,我们去资料库。那里有更详细的报告和数据。”
离开了分析室,白杨又带着周部长和三位院士,穿过几条走廊,来到了研究所的资料库。
资料库的大门厚重而严密,需要经过多重身份验证才能进入。
门一打开,一股特有的纸张与墨水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档案柜特有的金属气息。
资料库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高大的金属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种文献、报告、图纸和实验记录。
这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只有几名资料管理员在轻声细语地整理着文件。
“三位院士,这里是我们研究所的核心资料库。”白杨指着那些高大的书架介绍道,“所有重要的科研成果、实验数据和技术文档,都按照严格的保密等级存放在这里。”
他转头看向林慧,吩咐道:“林主任,请将我们关于新型高性能合金、液态金属雾化冷却技术以及纳米晶强化方面的所有内部研究报告和实验数据,按照最高权限,为三位院士各复制一份。”
林慧立刻领命,她熟练地走到一个巨大的文件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了几大本厚厚的档案。
随后,她又熟练地操作着一台复印机,开始快速而高效地复制文件。
复印机“咔嚓咔嚓”地响着,墨水和纸张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三位院士站在书架前,目光贪婪地扫视着周围。
他们看到一些书架上标注着“半导体材料”、“特殊材料”、“精密光学”等字样,虽然无法细看,但仅从这些目录,就能感受到这个研究所的科研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