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14章 国之重器应有的待遇!

第514章 国之重器应有的待遇!(1 / 2)

白杨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转身下楼。

属于他的那辆“上海牌”轿车,也已经发动预热,司机和安保人员在车旁静静等候。

轿车驶出肃穆安静的军属大院,汇入十一月清晨四九城还带着些许睡意的车流中。

街边的白杨树叶子早已落尽,光秃秃的枝丫指向灰蒙蒙的天空,透着一股冬日的萧瑟。

车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从宁静的住宅区,到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再到矗立着一栋栋科研大楼的西郊。

白杨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已经开始飞速运转,将今天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务在心中过了一遍。

“曙光”计划的两条主线,计算机所和新材料研究所,都已经全面发动。

周培明那边,他并不担心,那位老院士的干劲和责任心,比谁都足。

新材料这边,刘建国、张承德和孙教授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他现在要做的,是为这两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提供最充足的燃料和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车子平稳地停在了研究所的主楼前。

白杨推门下车,一股夹杂着松木清香的寒气扑面而来,让他瞬间精神一振。

走进办公室,助理林慧已经提前到了,正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袅袅升起的白雾,驱散了清晨的最后一丝寒意。

“所长,早上好。”林慧的声音一如既往地轻柔干练,“这是今天需要您审阅和签字的文件,我都已经分好类了。”

白杨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办公桌的右侧。

那里,足足堆了三大摞文件,每一摞都有一尺多高。

最上面的一摞,是关于“曙光”计划的,包括各个子项目组的进度汇报、设备采购申请、人员调动请求等等。

这些是重中之重,需要他仔细审阅。

中间的一摞,则是研究所其他常规项目的结题报告和新项目立项申请。

新材料研究所虽然目前的重心在“曙光”计划,但之前承接的一些军工和民用项目,也到了收尾或者需要审批的阶段,不能置之不理。

而最

财务报销、后勤采购、人事档案审批、乃至于职工宿舍的分配方案……五花八门,林林总总。

白杨拿起一份文件,是关于为化学分析室申请进口一台新型光谱仪的报告。

他看得很快,目光在关键的技术参数和预算金额上稍作停留,确认无误后,便拿起钢笔,在末尾签下了自己龙飞凤舞的名字。

放下这份,又拿起下一份。

时间就在这“刷刷”的翻页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临近年底,各种总结、汇报、申请、预算都集中到了一起,文件数量比平时多了数倍不止。

白杨虽然处理速度极快,但依旧感到了一丝力不从心。

他很清楚,自己的时间,最宝贵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曙光”计划这种决定国家未来的重大项目进行方向性把控和技术难点攻关上,而不是耗费在这些繁琐但又必不可少的行政流程里。

林慧虽然已经尽力为他分担了绝大部分工作,将所有文件都提前进行了梳理和归类,甚至在一些常规文件上附上了处理建议,但最终的签字拍板,还是需要他这个所长来做。

这是规定,也是责任。

一个小时过去,最上面那摞关于“曙光”计划的文件处理完了,但剩下的两摞,看起来似乎丝毫没有减少。

白杨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文件,又看了看一旁正在整理资料、忙得脚不沾地的林慧,一个念头忽然从心底升起。

他按下了内部通话按钮。

“林慧,你进来一下。”

“好的,所长。”

很快,林慧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会议纪要。

“所长,您找我?”

“嗯,”白杨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

他看着这位跟了自己数年,早已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助理,语气温和地说道:“林慧,你跟着我,也快五年了吧?”

林慧微微一怔,不知道所长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但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是的,所长。从研究所筹备组开始,四年零八个月了。”

“这几年,辛苦你了。”白杨由衷地说道,“研究所摊子越铺越大,事情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我这个所长当得有些不称职,把大量的行政事务都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

“所长,您千万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林慧连忙说道,脸上浮现出一丝感动。

白杨摆了摆手,继续道:“我不是在跟你客气。你看桌上这些文件,至少有一半,是不需要我亲自来处理的。”

“但按照规定,又必须有一个负责人。你现在虽然是我的助理,但毕竟没有正式的行政职务和权限。”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的精力会被严重牵扯。所以,我想了一下,准备向第一机部打个报告,给你申请一个助理的名额。”

“给我……申请助理?”林慧彻底愣住了,一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惊讶和不解。

“没错,是你的助理。”白杨肯定地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会向部里申请,增设一个‘所长办公室主任’的职位,级别暂定为正科。”

“这个职位,就由你来任职,回头再找个副主任。以后,那些常规的财务、后勤、人事文件,就由你审核,再由这位副主任签字,最后汇总成一份简报给我就行。”

“这样,我们两个都能从这些琐事里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林慧的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

她没想到,所长考虑的,不仅仅是为自己减负,更是为她未来的工作铺路。

增设一个“所长办公室主任”,实际上就是变相地提升了她这个“所长助理”的职权范围和话语权。

而且,给她配一个助理,这在整个国内的科研单位里,恐怕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支持,更是一种深切的信任和肯定。

“所长……这……这合规矩吗?”林慧有些迟疑地问道。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白杨淡淡一笑,“我们的新材料研究所本就是个特事特办的试点单位,只要理由充分,对工作有利,我相信周部长会批准的。”

“你就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报告,着重强调一下‘曙光’计划的重要性,以及为了保障计划顺利进行,必须将我本人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的必要性。写好之后拿给我看。”

“是!我明白了!”林慧立刻站起身,眼神里充满了干劲,“我马上去办!”

看着林慧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白杨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一个好的团队,不仅要有能攻坚克难的猛将,也要有能打理好一切后勤的管家。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能让整个体系高效地运转起来。

解决了这个心头的问题,白杨感觉轻松了不少。

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了桌上的技术资料,那是关于磁头读写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参数,他还需要再仔细推敲一下。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

与此同时,在距离新材料研究所数十公里外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大楼里,部长周建功的办公室,迎来了三位有些特殊的客人。

“周部长,百忙之中打扰您,实在是不好意思。”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干部,国字脸,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工装,胸前的口袋上印着“奉天航空”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