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晨光熹微,白杨乘坐车,准时抵达了所在地。
白杨在周领导的秘书小李的引领下,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那扇厚重的棕色木门前。
“领导,白所长到了。”小李轻轻敲了敲门。
“让他进来。”门里传来周领导洪亮的声音。
白杨推门而入,一股混杂着烟草、茶叶和旧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
周领导正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他看到白杨进来,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大步走过来,伸出手。
“白扬同志,来得正好,我刚还在看咱们几个重点三线厂的布局。”他热情地和白杨握了握手,示意他到待客的沙发上坐下:“昨天听小林说你有要事汇报?”
对于白杨,周领导是打心眼儿里欣赏的。
“工作进展顺利,今天来,是想跟您打听另一件事。”白杨坐直了身体,开门见山地说道:“周领导,我想问问咱们的运-10项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听到“运-10”这三个字,周领导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甚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骄傲和激动。
他重新坐回自己的大班椅上,身体微微后仰。
“哈哈,你问这个?”他挥了挥手,笑着说道:“项目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样机都造出来了,停在沪城那边的厂房里,雄伟得很呐!”
“最近正在进行最后的地面测试和数据复核,一切顺利的话,下个月,最迟两个月,就要进行首次试飞了!”
“你是不知道啊,为了这个大家伙,我们投入了多少心血!从立项到现在,好几年了!”
“几百个单位,数万名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不分昼夜地干!图纸堆起来比人都高,算盘珠子都打烂了上万把!现在,总算是要看到成果了!”
周领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属于一个时代建设者的真挚情感。
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梦想,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华夏自己的大飞机飞上蓝天的希望。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他感慨了一句,这才重新看向白杨,目光里带着一丝好奇,“不过,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运-10来了?这可不是你们研究所的业务范畴啊。”
白杨的脸上露出一抹谦和的微笑,回答得滴水不漏:“这么大的项目,国之重器,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然是十分关注的。”
“最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里面的技术很感兴趣,所以想来跟您多了解一下。”
“哦?感兴趣?”周领导是什么人,他立刻从白杨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里,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他了解白杨,从不做无的放矢的事情。
他口中的“感兴趣”,往往就意味着“发现了问题”或者“有了新想法”。
周领导身体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锁定了白杨:“小白,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关于运-10的?”
白杨知道,在这样的老领导面前,任何拐弯抹角都是多余的。
他点了点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是的,领导。”他没有多做铺垫,直接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用牛皮纸封皮精心装订好的文件,双手捧着,轻轻地放在了周领导那张宽大的办公桌上。
“我个人对飞机设计,尤其是在结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做过一些不成熟的研究。”
“在查阅了运-10现有的一些资料后,发现了一些或许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把这些想法整理成了一份技术方案,想请您和相关的专家们看一看,帮忙斧正。”
“咚。”
那叠厚实的文件落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仿佛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周领导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了。
他的目光落在那份文件的封面上,瞳孔骤然一缩。
《关于“708工程”若干重大技术瓶颈的分析及改进建议方案》
一行醒目的黑体字,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技术瓶颈?”
“改进方案?”
在项目即将试飞成功的节骨眼上,提出这种东西,要么是哗众取宠的狂妄之徒,要么……就是真的发现了足以颠覆一切的致命问题!
周领导了解白杨,他绝不可能是前者。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下来。
周领导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伸出手,缓缓地将那份文件拉到自己面前。
他翻开了第一页。
“一、关于机体结构疲劳强度问题的改进方案。原设计采用LC4硬铝合金,其抗疲劳性能存在先天不足,尤其在机翼后梁与机身连接处,经理论计算存在严重应力集中现象,预估实际飞行寿命远低于30000小时的设计指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建议将原设计中的LC4铝合金升级为LC9系超硬铝合金,并附上详细的合金成分配比及热处理工艺流程……建议将机翼盒段结构由工字梁更改为整体壁板铣削结构,可将结构重量减轻8%,同时寿命提升40%以上……”
仅仅是第一段,周领导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他虽然不是一线技术专家,但作为领导,这些年耳濡目染,LC4、LC9这些材料牌号,机翼盒段、应力集中这些名词,他都懂!
他更清楚,白杨指出的这个问题,如果属实,那根本不是什么小瑕疵,而是悬在运-10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强压住内心的震动,继续往下看。
“二、关于气动效率及燃油经济性的革命性提升方案。原设计翼型为常规翼型,巡航升阻比仅为17左右,已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全面采用我所最新预研的‘一号’超临界翼型(B-1型),预计可将巡航升阻比由17提升至20.5,巡航耗油率降低18%……附:B-1翼型详细气动数据及外形坐标。”
“超临界翼型?”
周领导失声念出了这个词。
这个名词他并不陌生,在一些关于国外最新航空技术的内部简报上,他见过这个词。
他知道,这是鹰酱国这几年才取得突破的尖端技术,是下一代大型客机的标志!
可现在,白杨不仅提了出来,还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可以直接使用的翼型数据?
周领导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
“三、关于‘涡扇-8’发动机性能挖潜与可靠性升级的‘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应急改进,通过优化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VIGV)与燃烧室火焰筒设计,可在半年内将实测推力提升至8.2吨,耗油率降低至0.65kg/daN·h……第二步,中期改进……第三步,远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