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73章 老周:好家伙,白杨终于有要求了!

第473章 老周:好家伙,白杨终于有要求了!(1 / 2)

“所长,去一部?”司机老练地问道。

“对,去一部。”白杨点点头,靠在后座上,闭上了眼睛。

轿车平稳地驶出研究所大门,汇入了四九城宽阔的马路上。

九月底的京城,秋意正浓,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开始泛黄,骑着自行车的洪流在马路两侧涌动。

白杨没有看风景,他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将即将要说的话,在心里反复推演。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走后门”,而是一次精心的“布局”。

他要达成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解决沈桦林大哥的工作,让这位未来的计算机天才能够彻底安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星河”系统的研发中去。

第二,借由沈华军这个“支点”,在庞大的国家工业体系中,撬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施加影响力的缝隙。他需要一个信息渠道,一个能确保“神鹰一号”各项配套资源万无一失的保险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他要通过这件事,向上面传递一个信号:我白杨会慢慢的关注后勤这一块。

后勤这一块,一直是疏忽的重点,里面所涉及到的东西和内容,庞大无比。

当然,不是说所有后勤人员都是坏人。

而是诸多的好人里面,肯定有贪污的存在。

白杨心中清楚现在自己的影响力,只要自己稍微的有所举动,那么上面的目光就会聚集在这个地方,从而,引起重视。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白杨他懂。

但不能乱了大方向,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

车子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门口停下。

出示了证件,通报了姓名,他很快被周部长的秘书客气地迎了进去。

“白所长,您来了,部长正在等您。”小钱的态度十分热情,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

白杨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上几岁,但如今在一部的机关里,普通人都知道,这位年轻的所长,是周部长面前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够身份的,更是清楚白杨的份量。

“麻烦你了,钱秘书。”白杨微笑着点了点头。

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周部长的办公室映入眼帘。

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是白杨,脸上立刻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白杨同志来了,快坐,快坐。”他放下笔,起身绕出办公桌,亲自给白杨倒了杯水,“昨天回去休息得怎么样?你们搞技术的,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嘛。”

“谢谢部长关心,挺好的。”白杨在沙发上坐下,将公文包放在身侧,“今天过来,是想跟您汇报一下‘神鹰一号’项目的一些初步构想,怕打扰您工作。”

“哈哈哈,你白杨同志来我这里,什么时候都欢迎,谈不上打扰。”周部长爽朗地笑了起来,也在沙发上坐下,“说吧,又有什么新想法了?你这个年轻人,脑子总是比别人转得快,我喜欢听。”

白杨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先从“神鹰一号”的技术路线、团队组建、以及未来五年的研发计划,有条不紊地向周部长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他讲得很细,从芯片的微架构设计,讲到配套软件的生态构建,再讲到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带动作用。

周部长听得极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思索,偶尔会插话问上一两个问题。

他虽然不是技术专家,但身居高位,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宏观把握无人能及。白杨的很多构想,都让他有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汇报完正事,白杨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像是很自然地转换了话题。

“部长,项目要搞好,人才是关键。我们科研团队这块,有您和上级的支持,我很有信心。但是……”他话锋稍稍一顿。

“但是什么?有困难就说,我给你解决!”周部长立刻说道,身体微微前倾。

白杨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那几份厚厚的资料,放到茶几上。

“部长,您看,这是我们研究所和几个主要协作单位的人员情况。我昨天晚上梳理了一下,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的顶尖人才储备是够的,但中间层的管理和协调人员,尤其是负责生产、调度、后勤这些具体事务的干部,存在着不小的短板。”

白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神鹰一号’是个系统工程,科研是龙头,但生产、管理、后勤就是龙身和龙尾。龙头再厉害,身子跟不上,也飞不起来。”

“我担心,项目一旦全面铺开,各个协作单位之间,可能会因为沟通不畅、管理脱节,出现各种扯皮推诿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周部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他拿起那份资料,眉头也渐渐蹙了起来。

白杨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所担心的。

搞项目,他最怕的不是技术攻关,而是人事和管理上的内耗。

“你的意思是?”周部长抬头看向白杨。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级别不用太高,但必须要有实权。”

“专门负责统筹‘神鹰一号’以及其他几个重点项目的资源调配和生产协同问题。”白杨顺势抛出了自己的方案,“这个办公室的人员,必须政治过硬、作风踏实、精通业务,而且要绝对可靠。”

周部长眼中精光一闪,他瞬间就明白了白杨的深意。

这是在要人,更是在要权!

要的是对项目配套体系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提议。

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没有触及任何人的核心利益,反而能让整个体系运转得更高效。

“这个想法很好!”周部长当即拍板,“非常有必要!你继续说。”

“说到具体人选……”白杨的语气显得更加随意:“我昨天看资料的时候,注意到红星机械厂有位叫沈华军的副厂长。”

“我看他的履历,是老工人出身,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在厂里待了十几年,搞生产管理和后勤是一把好手,作风也很稳健。”

“但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勤处,管一些仓库、食堂的杂事,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才浪费。”

他顿了顿,抬眼看着周部长,道:“部长,像沈华君同志这样的干部,在我们的工业体系里还有很多。”

“他们可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才华,但他们就像机器里的齿轮和轴承,朴实无华,却不可或缺。”

“我们应该把他们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发光发热。这对我们‘神鹰一号’项目的顺利推进,也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一番话说完,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白杨平静地端起茶杯,小口地喝着水,等待着周部长的反应。

他已经把球,稳稳地踢了过去。

他没有提沈桦林,没有提任何私人关系。

他把沈华军的调动,完美地包装成了一个为了国家重点项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公事”。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周部长沉默了。

他靠在沙发上,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白杨的心,有那么一瞬间的悬空。

然而,周部长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彻底放下了心。

只见周部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欣赏。

“好!好一个‘齿轮和轴承’的比喻!说得太好了!”

他指着白杨,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发现了一块绝世璞玉。

“白杨通知,你真是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说实话,这几年,周部长最头疼的事情,不是项目缺钱,也不是技术遇阻,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奖励”白杨。

给钱?

白杨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工资奖金都用不完,就更别说香江那边庞大的资金了。

要知道,那么多的外汇,白杨都是直接上交。

虽然上面给他转换成等比例的货币,但白杨是一次都没有去取过。

给荣誉?

各种先进、荣誉证书,在他办公室都快堆成山了,他自己浑不在意。

提级别?

他已经是研究所一把手,再往上,就不是一部能决定的了。

最为关键的是,他还这么年轻,继续提,那以后怎么办?

所以上面一直在头痛这个问题。

十分的痛苦。

可今天,白杨终于“开口”了。

尽管他把话说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但周部长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这层“公事”外衣下,那一点点小小的“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