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71章 白杨之名,渐渐传播!

第471章 白杨之名,渐渐传播!(2 / 2)

他来到书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吧。”里面传来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

沈桦林推门进去,一股混杂着书卷气和淡淡墨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书房里,一个穿着灰色对襟褂子,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看得出神。

他就是沈家的定海神针,沈老爷子。

“爷爷,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睡?”沈桦林走过去,轻声问道。

沈老爷子放下手里的书,抬头看了看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浑浊但依旧锐利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笑意:“等你呢。”

“等我?”沈桦林有些意外。

“嗯,”沈老爷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有件事,想跟你聊聊。”

沈桦林依言坐下。

他知道,爷爷这么晚还在等自己,肯定不是普通的家常闲聊,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您说。”

沈老爷子沉吟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端起手边的紫砂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脸上的皱纹。

“是你大哥工作安排的事。”老爷子缓缓开口。

沈桦林的大哥,沈华军,和他走的完全是两条路。

沈华军没能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工厂,从工人干起,凭着一股子机灵劲和肯干的精神,一步步做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红星机械厂的副厂长。

说是副厂长,其实在厂里七八个副厂长里,排名最末,管的也是后勤、仓库这些不痛不痒的摊子,没什么实权,更谈不上有什么前途。

“大哥怎么了?”沈桦林问道。

“他在那个位置上,已经待了快六年了。”沈老爷子放下茶杯,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再不挪一挪,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眼看就要到年底了,部里正好有一批干部要调整,我想着,能不能趁这个机会,让他动一动。”

沈桦林明白了。

这是想给大哥找个好出路。

“爸妈的意思呢?”他问。

“你爸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吗?在单位里谨小慎微了一辈子,生怕行差踏错。指望他去为了你大哥的事情上下活动,比登天还难。”

“至于你妈,妇道人家,除了跟着着急,又能有什么办法?”沈老爷子摇了摇头,“这件事,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沈桦林皱起了眉头。

这种事情,他向来不擅长,甚至有些反感。

他更习惯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用0和1来解决问题,一切都清晰明了,有逻辑可循。

而人事调动这种事,里面掺杂了太多复杂的人情世故和利益交换,是他最不愿接触的领域。

“爷爷,您也知道,我就是一个搞技术的,整天待在研究所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人事上的事情,我……我恐怕帮不上什么忙。”沈桦林有些为难地说道。

他不是不想帮自己的大哥,只是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他的人脉圈子,除了几个大学同学,几乎全都是科研圈里的人。

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大拿,但要说能影响到一个部委的干部任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没让你去跑去送,也没让你去求爷爷告奶奶。”沈老爷子看着他,眼神深邃,“我让你去找个人。”

“找谁?”

“白杨。”

当沈老爷子口中吐出这个名字时,沈桦林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爷爷会让他去找白杨。

“找……找白杨?”沈桦林有些难以置信,“爷爷,白杨和我一样,也是搞技术的。”

“他是研究所的所长没错,可他一个所长,怎么可能插手部里的人事安排?”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糊涂!”沈老爷子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发出“笃笃”的声响,“你看事情,还是只看表面。你以为,白杨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所所长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沈老爷子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你只知道他是研究所的所长,那你知不知道,他那个研究所,是谁在背后亲自看着?”

“是周部长!你知不知道,为了他的项目,部里开了多少次绿灯,特批了多少经费和资源?”

“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就在今天晚上,周部长带着中科院的王振国院士和总装备司的李建军总工,三个人,连夜去了他那研究所,在白杨的办公室里待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出来!”

沈桦林彻底震惊了。

周部长、王振国、李建军……这三个人,任何一个单独出现,都足以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

三个人同时在深夜造访一个下属单位的研究所所长,这背后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

“爷爷,您……您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你以为我这把老骨头,天天待在家里就是喝茶看书吗?”沈老爷子哼了一声,“这个四九城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的眼睛。”

“白杨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呐!他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科研人才了,他是国宝!是周部长手里最看重的一张王牌!”

“在周部长那里,十个你大哥,也抵不上一个白杨。不,是抵不上白杨手里的一张图纸!”

沈老爷子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沈桦林的心上。

他忽然想起了白杨给他的那份“工业软件”构想,想起了白杨在电话里偶尔提及的那些超前的技术理念。

他一直以为,那只是白杨的天才构想,却没想到,这些构想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分量,足以让部级领导为之倾倒。

“所以,爷爷您的意思是……”沈桦林的声音有些干涩。

“这件事,我们沈家出面,去求爷爷告奶奶,最多也就是把你大哥从一个清水衙门,调到另一个清水衙门。”

“但如果,是白杨开一句口,哪怕只是在周部长面前,不经意地提上一句,说‘我有个同学的哥哥,叫沈华军,在红星厂能力不错,是个人尽其才的好苗子’,你猜猜,结果会怎么样?”

沈老爷子看着自己的孙子,一字一顿地说道:“只要白杨一句话,比我们沈家跑断腿都管用!”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沈桦林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当它达到某种极致的时候,所能转化成的能量,竟然是如此的惊人。

白杨,他那个睡在自己上铺,喜欢在熄灯后聊未来的兄弟,不知不觉间,已经成长到了一个他需要仰望的高度。

这种“成长”,不是职务上的,而是一种无形的、却能辐射到现实方方面面的影响力。

“可是……”沈桦林还是有些犹豫,“白杨的性子,您不了解。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事情。我去找他,他未必会答应。”

“我们是同学,我不想因为这种事,让他为难,更不想坏了我们之间的情分。”

这是他的真心话。

在他心里,和白杨的这份友谊,远比大哥的工作调动要珍贵。

“所以我才让你去。”沈老爷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因为你们是同学!这件事,别人去说,是交易,是请求。而你去说,是倾诉,是求助。”

“你不用逼他,你只需要把家里的难处,把你大哥的困境,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至于他帮不帮,怎么帮,那是他的事。我相信,以他的智慧,一定能找到一个既不违反原则,又能帮到你的两全之策。”

“桦林啊,”沈老爷子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像你机房里的机器一样,只讲逻辑,不讲人情。”

“人情,就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逻辑。白杨他再厉害,也是个人,他也要生活在这个人情社会里。你今天帮他,他明天帮你,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关系。”

沈老爷子的一番话,让沈桦林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

“爷爷,我明白了。”

“明天,我就去找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