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60章 又一个助理要去历练了!

第460章 又一个助理要去历练了!(1 / 2)

周建军这斩钉截铁的几个字,像惊雷一般在办公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他说完,深深地看了白杨一眼,眼神中情绪复杂,有震撼,有期许……。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白杨一直将他送到研究所的大门口,看着那辆黑色的轿车消失在街角,这才缓缓收回了目光。

午后的阳光依旧毒辣,晒在身上,却仿佛带不来丝毫温度。

周建生的背影,在白杨的眼中,莫名地与前世记忆里那些为了国家工业化进程而鞠躬尽瘁的老一辈领导者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资本运作,不懂什么叫市场经济,但他们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一团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够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熊熊烈火。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给这团火,添上最足的薪,送上最猛烈的东风。

……

轿车平稳地行驶在长安街上。

车窗外,是八十年代初四九城特有的景象。

宽阔的马路上,自行车流如织,间或有几辆公交车和公务车驶过。

路边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在人行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然而,车内的气氛却是一片凝滞。

周部长靠在后座上,双眼微闭,但紧锁的眉头和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司机小王从后视镜里悄悄看了一眼,识趣地将车速放得更缓,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位正在沉思。

周部长的脑子里,此刻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那一个个数字,像一颗颗被擦得锃亮的子弹,在他脑海中呼啸来去。

一百二十万台……五十三万台……五十亿……千亿级别……

每一个数字,都足以让他心惊肉跳。

他不是没见过钱,一机部下属的那些大型国企,哪一个不是年产值数十亿的庞然大物?

东风厂、洛阳一拖、沈阳机床厂……这些都是他的骄傲。

可那些产值,背后是多少?

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工人一年的辛劳,是无数的钢材、煤炭、电力的消耗,是整个国家计划体系的倾斜和支撑。

而一个巴掌大的“小灵通”,几个月的时间,仅仅是“预存款”,就达到了五十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

五十亿现金!

不是产值,不是估值,是真金白银,是可以立刻调动,立刻投入使用的资金!

这笔钱,如果放到一机部,能做什么?

他可以立刻启动好几个因为资金问题被搁置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给下属的重点企业全部换装最先进的进口设备,甚至可以……可以给所有的一线工人,涨一级工资!

而这,还仅仅是“刚开始”。

周建军的太阳穴突突地跳着,那个更恐怖的词汇又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千亿级别。”

当这个词从白杨嘴里轻描淡写地说出来时,周建军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神话。

一年的GDP才一万八千多亿。

而这一个小小的通讯工具,未来的年收入,就能达到千亿?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单凭这一个项目,就能为国家贡献出超过百分之五的GDP!

这不是一个企业,这是一个战略级的“印钞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有了它,“超级大脑”计划的经费将再无掣肘。

有了它,我们想搞航空母舰,想搞四代机,想搞所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尖端项目,都有了最坚实的底气!

车子缓缓驶入一机部的大院。

当周建军推开车门,重新站在这座庄严肃穆的办公大楼前时,他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过去,他看这里,是责任,是事业,是共和国工业的心脏。

而现在,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千百倍。

他不仅要守护好这颗工业心脏,更要为白杨手里的那台“印钞机”,保驾护航!

他必须确保,这台印钞机所产生的每一分利润,都能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他必须确保,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够觊觎、染指、甚至破坏这个足以改变国运的伟大项目!

“通知下去,”周建军一边大步往里走,一边对跟上来的秘书沉声吩咐道,“下午两点,召开部紧急扩大会议!所有在京的,一个都不许缺席!”

秘书心中一凛,他从未见过部长如此严肃的神情。

……

送走了周建军,白杨的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绘图桌上的图纸依旧摊开着,鸭嘴笔静静地躺在一旁,搪瓷缸子里的茶叶也渐渐沉寂了下去。

仿佛刚才那场足以让任何一个部级领导心神巨震的谈话,只是一阵微不足道的风。

白杨在自己的位置上静坐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

“小灵通”这头现金奶牛的威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收敛了思绪。

“小李,你进来一下。”

“好的,所长。”

很快,办公室的门被再次敲响,小李走了进来。

“坐吧。”白杨指了指刚才周建军坐过的沙发。

“是。”

“你和新来的助理,交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白杨开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小李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条理清晰地汇报道:“报告所长,基本都已经交接清楚了。所里的日常行政事务、财务对接流程、还有几个在研项目的文档管理规范,我都带着他实际操作了三遍,所有的注意事项也都写成了备忘录。他随时可以完全接手,不会出任何纰漏。”

白杨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李的工作能力,他一向很放心。

细致、严谨、有条理,而且执行力极强。

“交接完了就好。”白杨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对方身上,问道,“那你自己呢?有什么想法?想去哪儿?”

终于来了!

小李的心猛地一跳,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涌上心头。

他知道,这是白所长在给他机会,一个决定他未来职业道路走向的机会。

在白杨身边工作的这段时间,他见证了太多奇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用一种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道:“所长,我想……我想去

“在您身边,我学到了很多宏观的战略和先进的理念,但总感觉像是飘在空中,脚下不踏实。”

“我想去厂子里,去生产一线看看,想知道您图纸上的每一个设计,是怎么变成一台台产品,送到用户手里的。”

“我想了解成本、品控、供应链和生产调度,我想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这番话,是他思考了很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