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试探(1 / 2)

大明万历二十年的末尾,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欢腾气氛之中。

虽然凛冬已至,呵气成霜,但街巷之间涌动的热浪却足以驱散任何寒意。

这一年,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可谓捷报频传,武功赫赫。

先是历经数年的援朝作战,终于以倭国俯首称臣,赔款割地而告终,东南海疆自此靖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百年藩属朝鲜竟主动请求内附,其地置为“朝阳省”,此举无疑是属于万历朝开疆拓土之伟业,足以光耀史册。

尽管这“开疆拓土”背后的波谲云诡、血腥清算并非普通百姓所能知晓,他们只知道,大明的旗帜插到了更远的地方,天朝威仪远播四海,这就足够了。

大明朝的中兴势头越发强大。

国库充裕,年底的时候,皇帝下旨减免了明年数个省的赋税,京畿一带的徭役也有所减轻。

因为海洋贸易的强大,市面上的物资似乎也丰裕了些,街巷之间,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比往年更加热闹……

从腊月开始,浓厚的年味就笼罩了全城。

家家户户洒扫庭除,贴春联,挂桃符。

小孩子们穿着新棉袄,兜里揣着难得的零嘴,在人群中追逐嬉闹,放着噼啪作响的爆竹。

北京城的各处市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各式摊贩使出浑身解数招揽主顾,空气中混合着食物的香气、硝烟味和人们呼出的白汽,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太平年画。

除夕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北京城更是宛如一座不夜之城。

无数灯笼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富贵人家门口悬挂着精美的宫灯,流光溢彩。

戏班子、杂耍艺人在空地上圈场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即便是在贫寒的巷弄里,也能听到围炉守岁的笑语声。

对于升斗小民而言,遥远的战事和疆土的扩张或许虚无缥缈,但眼前的温饱与节日的喜庆,却是实实在在的福祉。

与民间的狂欢相比,皇宫内的庆典则更加庄重奢华,秩序井然……

天子在华盖殿设下盛大宫宴,款待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以及来自朝鲜、琉球,安南,藏地等地的使臣。

大殿之内,暖如春日,鎏金炭盆燃烧着上好的银炭,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

朱翊钧高踞御座之上,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翼善冠,年仅三十一岁的他,面容英挺,目光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更显帝王威仪深重。

他接受着群臣一拨又一拨的朝贺,听着那些歌颂他文治武功、堪比尧舜的溢美之词,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偶尔举杯与众人共饮,应对自如,尽显天子的雍容气度……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山珍海味流水般呈上。

赐宴进行了许久,不过,朱翊钧还是与往年一般早早离开,移驾内廷,与两宫皇太后、皇后、妃嫔以及自已的皇子公主们用了家宴。

在家宴上,他卸下了一些帝王的威严,扮演着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然而,当所有的喧嚣散去,朱翊钧带着随从独自一人返回乾清宫时,所有的热闹与光环仿佛都被隔绝在了门外。

暖阁内只点了几盏宫灯,光线略显昏暗,将他独自的身影拉得很长。

檀香的清冷气息取代了宴席上的酒肉之香。

他挥手屏退了所有内侍,独自坐在御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