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审核了,看看明天能不能过)
第二天,朱媺娖起了的很晚,昨天又被扣下了,当了一天的牛马。
张彦也给朱媺娖留了早餐:“下次去带着电击枪,你哥要是敢拉苦力,直接给他一枪。”
朱媺娖眼前一亮:“夫君,还是你好,知道心疼我。”
“对了夫君,我也看了大明历代发生的事,怎么农民起义那么多?”
“不奇怪,这是常态,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挺多的。”
“哦。”朱媺娖明白了,以前张彦说过这事:“那夫君,哪个朝代的农民起义最多?”
“这个嘛,当然是宋朝了,两宋三百年的时间里,起义数量为四百三十三次,平均一年两到三次。”
朱媺娖愣了一下:“是不是元朝故意黑宋朝啊?”
张彦摇头:“还真不是,众所周知,宋史又臭又长,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以前的蒙古人可没有写书的习惯。”
“所以宋史大多数就是把宋朝文件换了个封皮,整体还是客观的。”
“有宋一朝,这四百三十三次起义中,只有方腊起义才是大规模起义,其他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注水严重。”
朱媺娖不理解:“为啥?”
“很简单,哪怕是县城里有几个人闹事,都能被写进去,并且非常详细。”
“之所以这样,那就是因为宋朝对待民变和其他朝代有本质的不同,主打一个招安,能收买的绝对不打,并且每年都会拨款安抚各地暴动的农民。”
朱媺娖一脸懵:“啥情况?”
“很奇怪是吧,当时我也很奇怪,堂堂封建王朝竟然能干出这么人性化的事,但在后来见识的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
“按照惯例,农民起义可以最直接反映出王朝的内部矛盾,但宋朝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