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林青志的一日三餐“终于”恢复正常,且顿顿不重样。
苏小妹逐渐摸清了林青志的饮食喜好——偏爱喝汤,尤其是药膳汤。
“可光喝汤哪行?这样的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
苏小妹特意端来一碗米饭和一碟青菜,还守在旁边监督林青志吃完。
被人守着吃饭,感觉他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被父母押着吃青菜。
林青志哭笑不得:“被人盯着吃饭,怪不好意思的。”
苏小妹也有对策,立刻摆出一副可怜相:“林总,我负责您的饮食起居,要是您吃得不好、住得不好,我不仅要扣工资,搞不好还得丢饭碗啊!”
这话一出,林青志无奈妥协,只好任由苏小妹安排,只提了个小要求:“饭菜别做得太多。”
苏小妹欣然应允,每天变着花样准备餐食。
其实,对于修道之人来说,口腹之欲本就淡薄,进食并非必要。
但为了更好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林青志不得不遵循常人的饮食规律。
毕竟,一个人只喝水不吃饭,实在太过引人注目。
好在苏小妹准备的饭菜不仅营养均衡,味道也相当不错,倒也让林青志渐渐习惯了这份烟火气……
这天,午饭后的阳光斜斜洒进阳台,林青志倚着藤编摇椅看书,指间翻动书页时,细碎的光斑在米白色亚麻衬衫上跳跃。
苏小妹轻手轻脚收拾完房间,目光不经意扫过落地窗,呼吸陡然滞住。
逆光中,林青志侧脸的轮廓像是镀着金边,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翻动书页的动作优雅得像是在抚弄古琴。
青瓷茶盏里的龙井氤氲着热气,袅袅白雾缠绕着他垂落的墨色发丝,将周身晕染出朦胧的诗意。
这样的画面太过静谧美好!
苏小妹抱着围裙站在原地,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岁月静好。
她当然记得林青志看书时不喜人打扰。
某次,她端着水果进去,对方书页微顿,虽没说什么,周身却泛起若有似无的疏离。
此刻,苏小妹攥着门把手,又回头看了眼沉浸在书海的身影,最终只留了声极轻的\"咔嗒\",让夏日的穿堂风替她掩上了门……
在度假村的这段日子里,仿佛给林青志的世界按下了慢放键。
晨雾里打太极的老者、午后在秋千架下打盹的猫咪、暮色中归巢的飞鸟……
慢慢地,林青志习惯了这里的宁静,心境也逐渐趋于平和。
当山风裹着草木清香拂过窗帘,他恍然觉得又回到了山上清修的日子。
那时,他伴着晨钟暮鼓参禅悟道,如今守着这份尘世中的静谧,竟也生出殊途同归的感悟。
当然,回想起在面馆的日子,蒸腾的热气里充满了市井喧嚣,食客的谈笑声、锅铲的碰撞声交织成温暖的烟火,这些也很温馨。
可当夜深人静,他总忍不住望向窗外的月光,向往着内心的那份宁静。
原来,他骨子里始终偏爱这样清幽的时光,就像此刻阳台上摇曳的绿萝,在无人惊扰的角落,悄然舒展着最本真的模样……
然而,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如骤雨般打破了这份宁静。
林青志眉头微蹙,合上书页,低声嘟囔着:“谁这么急?”
他知道,苏小妹不会这般莽撞,来者必定另有其人。
一打开门,就见黄晓大汗淋漓地立在门前,发丝黏在通红的脸颊上,胸口剧烈起伏着。
她双手撑着膝盖,抬眼望向林青志,嗔怒道:“好啊~青志哥!躲在这儿享清闲,我可是顶着大太阳找了你整整一下午!”
林青志尴尬地挠挠鼻尖,侧身让出通道,温和地说道:“晓晓,快进来,外头日头毒。”
一进到别墅大厅,别墅内清凉的气息裹挟着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黄晓顿感舒爽。
她一屁股陷进柔软的沙发里,目光四下打量,啧啧赞叹:“啧啧,青志哥这日子过得舒坦呐!瞧瞧这环境,再想想我在外面被晒得跟蔫黄瓜似的……”
林青志笑着递来一瓶冰镇矿泉水,瓶身凝着细密的水珠:“呵呵,刚搬来不久,快喝点水解解渴。”
黄晓一把抓过水瓶,拧开瓶盖,仰头猛灌,喝得太急,水珠顺着嘴角滑落,浸湿了领口。
她放下瓶子,还带着几分怨气:“来这儿也不跟我说一声,害得我满世界打听!”
林青志默不作声,递上一包湿纸巾。
其实,林青志心里清楚得很:
此刻,沉默是金,解释没啥用。
献殷勤,最管用。
他来这里住,王大海是不知道,但也不用满世界打听。
没电话吗?
黄晓只不过是想发点小牢骚。
怪他来这里住,都不说一声。
她嘛!过一会就好了……
果然,黄晓擦着脸,感受着对方的体贴,心里的委屈渐渐化作一抹甜意,嘴角不自觉上扬:“青志哥,你跟我说实话,王哥怎么会把你赶出来?我才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