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355章 大明三大营!朱应准备北上建都!

第355章 大明三大营!朱应准备北上建都!(1 / 2)

“魏国公果然聪明。”

“知道孤下一步要做什么。”朱应笑了笑,十分欣慰的看向了徐辉祖。

“从殿下这近一年的施政举措,削藩,废免税,摊丁入亩,如此之多的国策都在于强盛国力,而国力强盛之后又有诸多神兵利器,想来定是殿下想要再强军改制。”徐辉祖则是笑着回道。

看着他的样子,显然是对此早有所料了。

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毕竟。

天下地图他也看过了,自然也很清楚朱应的雄心壮志,那是真正的志在天下。

“没错。”

“孤的确是要改大明军制,让大明顺应新时代,成立一支对外开疆拓土之军。”

“今日你们既然来了,那姑且可以先给诸位一看。”朱应笑了笑,一摆手。

一旁的刘磊则是立刻会意,当即就从桌子上拿出了一封拟定好的册录来。

众将目光立刻汇聚。

刘磊则是将册录展开在众将的眼前。

朱应亲自编写的整军册录也是呈现众人眼前。

“神机营。”

“骑战营。”

“攻防营。”

首先便是九个字呈现众将眼前。

然后便是这三大营之下,各类兵种配合的整编。

可以说。

这就是以现代结合这个时代的方式组建了一个新的军制。

神机营。

以火器为主,火炮齐聚,火器为先。

绝对是属于这个时代惟一一个将火器成建制组建军队的国度。

骑战营。

顾名思义,以骑兵为主。

攻防营。

攻城掠地,攻城陷阵,以步卒为主。

“敢问殿下。”

“这三个大营组建多少兵力?”李景隆则是恭敬问道。

“五十万兵力。”

“除了主战外,还包含后勤营与工兵营,后者两个辅助营都编入步战营内。”

“孤要的是一支攻防一体,驻扎一体,全勤一体的真正扩张军队,能够无视任何地形,任何地方都可以攻伐一切的军队。”朱应沉声道,带着一种正色。

听到这。

众将也似乎在想着朱应所言,看着面前的整军册录陷入了一种深思之中。

“敢问殿下。”

“这整军是否包含边军?”

“论战力,我大明边军战力方为最强。”徐辉祖恭敬问道。

“自然。”

朱应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思虑:“首先,孤会以大宁,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等北境边军为主,组建骑战营。”

“至于神机营,步战营,将自中部与南边的军队之中整编。”

“或者说。”

“未来边军为守军,主战营为攻伐之军,择选精锐,整编成军。”

听到这。

众将也是纷纷明白了意思。

“殿下。”

“臣等愿意效力。”

蓝玉立刻出声道。

“没错。”

“请殿下给臣等一个机会,臣等愿誓死效力,参与改制。”

徐辉祖,常茂,李景隆他们也都是带着一脸期盼之色。

“此事。”

“孤已有定义。”

“待得大明各地府域秋收彻底结束后,孤会启程前往北疆,孤会亲自督促大军重整,如若你们想要去,可以随孤一同。”

“当然。”

“此事孤也并不强求。”朱应对着众人说道。

闻言!

殿内众将都是一拜:“臣等愿相随。”

“这一次如若去整军,快则半载,慢则一年甚至更久,你们可考虑清楚了。”朱应笑着道。

“臣等已经考虑清楚了。”众将齐声道。

“好。”

“那你们就回去做好准备,等着孤的诏谕吧。”朱应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这一次前往北疆,除了整军外,最为关键的还有一事,那便是迁都,迁都北平。

或者说如同昔日的元庭一样,立三个都城。

互相拱卫。

大明想要真正开疆拓土,必须要先行解决北边的北元,迁都北平便是关键一步。

从朱应口中得到了整军的答案。

蓝玉等将领自然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接下来。”

“便是等秋收赋税彻底巩固,便可以启程前往北疆了。”

“在此之前,妙锦她们应该也要临盆了。”朱应暗暗想着。

……

时间逐渐过去!

眨眼间。

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应天城。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肥皂,香水。”

“玻璃,蔗糖。”

“不限量供给。”

“……”

“终于能够买到了,太好了。”

“这肥皂可是好东西,还有那香水,我家婆娘用了后,那浑身那叫一个香,而且洗的也非常干净。”

“是啊。”

“还有那蔗糖,现在这玩意加一点佐料,竟然还有冰糖葫芦,太好吃了。”

“这些可都是出自皇家产业,都是出自太孙殿下,如今我大明的新物事可都是出自太孙殿下啊。”

“太孙殿下归来了,我们的日子看着都变好了。”

“可不是嘛,以前想要种田还要租赁,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田地了。”

对于民间而言。

皇家产业真正开始铺开已经过去了数月了,如今产业的各种新物事也遍布了应天府与周边的府域了。

这对于民间万民的改变,可想而知。

而且随着皇家产业逐渐铺开,也终将影响整个天下。

而今日!

又一件大事。

应天城各地盐铺。

“乡亲父老们。”

“自今日起,应朝廷令,盐铺一律不再贩卖粗盐。”

各地盐铺掌柜对着外面排队买盐的百姓道。

“为何不卖粗盐了啊?”

“没有盐,我们吃什么?”

“朝廷为什么会下发如此政令啊?”

而不贩卖粗盐的消息一出,让整个应天城内等待买盐的百姓们全部都呆愕了。

毕竟如今大明百姓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买精盐,一个就是买粗盐。

寻常百姓家里根本不可能买得起精盐。

“诸位乡亲父老不要着急。”

“太孙殿下恩泽万民,今已经下达政令,将向天下万民售卖细盐,比之精盐更为精细。”

“而且价格低廉,只是粗盐的三倍。”

“这也足可让天下万民承受起。”各地盐铺内的掌柜也是纷纷开口。

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