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风堡虽经一夜血战,堡垒尚存,血脉未绝,后援已至,强敌必诛!
徐洲烽火,在这一刻,烈燃更炽!
——————————————————
裂风谷内。
壁垒之光如亘古磐石般倾泻而下,将昨夜激战的硝烟与妖秽残骸尽数净化。
巨大的浮空舟残骸旁,工部工匠与符阵师们已如蚁群般忙碌起来。
大殿下嬴荣援军携带的巨量物资,如山堆迭的玄铁锭、符纹重钢板、阵列基石,以及一万名眼神坚韧的工兵、三千名气息凌厉的重炮术士,仿佛给这座初生的堡垒注入了全新的骨髓。
“呼——喝!”
震天的号子响彻谷地。
新到的工兵赤膊上阵,裸露的肌肉在壁垒光辉下如同熔铸的铜器,汗水蒸腾起白气。
他们与先期抵达的工部大师汇合,符阵师悬浮半空,手掐印诀,口中念念有词,挥洒出如瀑的金色符文洪流。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裂风堡本身。
巨大的机械吊臂发出沉闷的嗡鸣,将厚重的玄铁重板精准吊起,覆盖在原本粗粝的玄铁基座上。
伴随着符阵师的指引,工匠们手中星砂笔闪耀,复杂的“磐岳符”、“凝霜阵纹”、“裂魂禁制”被依次镌刻其上。
城墙表面不再是单纯的金属光泽,而是流淌起一层土黄色的灵性光晕,与地脉勾连,散发出“不动如山”的厚重威压。
这是防御体系的第一次质变提升——城墙符纹加固。
在裂风谷两侧的制高点和一些隐蔽的天然石台位置,新的工程也在轰鸣中进行。
地基被夯实术法加固,预留的巨大基座坑洞宛如怪兽张开的巨口。
重炮术士们亲自校准位置,指挥着“搬山兽”拉动沉重的符文炮架进入预定阵地。
这些新到的“裂地符炮”与“寒狱弩”,将成为日后绞杀妖潮的利器。
堡垒核心深处。
新开辟的空地上,一座完全由深紫色“玄冥晶核”构筑的尖塔正在拔地而起。
晶核表面流淌着密密麻麻的封印道纹,塔基由尉迟长山亲自督造的“镇魔玄金”浇铸。
这是工部和符阵师倾力打造的大型驱妖核心。
当它完全激活时,将释放出笼罩整个裂风堡及更广区域的纯净净化力场,如同一个巨大的过滤器,持续削弱、排斥低阶妖气渗透,并为防御体系提供额外的净化屏障。
堡垒内部的规划也变得井井有条。
靠近壁垒之光最强区域的,是肃杀的“军营”区,玄甲龙骑军与磐石营的驻地壁垒分明,战马嘶鸣与操练声不断。
其旁是炉火不熄、叮当作响的“工坊区”,弥漫着锻打金属与炼制丹药的混合气味。
遗民的生活区,位于堡垒相对安全的西侧。
新搭建的简陋但整齐的木屋替代了草棚。
区域中心是日益扩大的“开蒙堂”。
稚嫩的读书声,成为这片饱受苦难土地最动人的回响。
在堡垒东北角落,靠近壁垒之光边缘但被严密防护符阵隔开的地方,则是为新投诚者设立的“义从区”。
五十万半妖的到来,仿佛给裂风堡注入了新的、混杂却充满活力的血液。
此刻,在工兵的严密监督下,数百名身强力壮的半妖壮丁正奋力工作。
他们中有生有坚固甲壳、形似蜥人的,吭哧吭哧地将巨大的、带有原始妖力纹路的石料扛起,搬运到工事指定位置。
几名拥有粗壮手臂或天生抗腐蚀特性的半妖,则在老兵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清理外围战场遗留的大片毒沼和腐骨堆。
他们本身的血脉似乎能部分抵抗残余妖秽的侵蚀,参与重物搬运与清理污染区域,是他们融入的第一步价值。
一个面容阴鸷、有着蛇类竖瞳和利爪的半妖老者,被带到临时军图前。
他干枯的手指在标注着复杂地形符号的地图上滑动,嘶哑地描述着千仞障深处“幽影裂谷”附近一处隐秘的“腐骨林”巢穴的详细布防和致命弱点。
旁边的尉迟长山听得神色越来越亮,对身旁副官下令:“标记!通知鹰扬卫,甲三巡逻路线调整,重点监控此区域!派精干小队前去探查!”
半妖提供的情报,被验证价值并调整布防。
义从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
发放到半妖手中的不再是骨片或残破兽皮,而是厚实的粗葛布毯和耐用的皮靴。
分发点前排起的长龙井然有序,瑜远商行的掌柜亲自坐镇,新到的、从未尝过的盐粒让许多半妖激动地舔舐指尖;熬得稠密的粟米粥香气勾人魂魄。
一个小女孩半妖用捡到的几颗光泽奇特的“瘴雾石”和采集的稀有药草,在商行开设的临时货栈换到了一小块麦芽和一把小巧的木梳,她新奇地把玩着木梳,眼中充满前所未有的欢喜。
这便是商业萌芽下物资带来的巨大惊喜。
堡垒南坡,一片相对避风、冻土被符阵温养的区域被开辟出来。
数名工部带来的农师,正弯腰指导一群遗民和半妖中选出的心灵手巧者。
土地被精细开垦成整齐的田垄,小心翼翼地撒下了来自大秦的耐寒粮种,一种名为“寒玉青稞”的特殊作物。
在田垄边缘,几名遗民在工部随行人员指引下,将那些叶脉粗壮、形如巨掌、根部膨大结块的本土蕨类,小心地移栽。
它们被正式命名为“裂风薯”。
老农师摸着胡须,眼中带着期盼:“此物在此地能活,其根块含粗粮,生命力极旺,若真能成,乃天赐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