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可能不是几年时间,要直到八十年代,游艇产业才会迎来第二波大发展。
接下来是冶炼产业,荣昌重工主要是冶炼钢材,七成用于本土,三成用于出口;另外,铝合金和铜都有冶炼,但主要是供合和拉链,以及制作铝合金门窗。
冶炼产业没有什么前景,等八十年代打算迁移至屯门,甚至将整个产业转移至内地发展。
最后就是机械设备,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包括五金、电机、拉链产业相关机械、缝纫机等。
荣昌重工去年的利润为1.5亿港币,也还是不错的。
第三站,陈光良来到华泰集团。
这也是香港的用工大户之一,和日本玩具产业直接竞争的玩具巨头。
全球的芭比娃娃、小马宝莉、变形金刚,都是有华泰集团代工,足足上万人为其生产。
华泰还拥有自己的玩具IP——积木、魔方、轨道火车、电池赛车、抓娃娃机等等,也有自己的零售网络——孩子王。
陈光良和陈文恺是先考察了生产车间,稍后再召开管理层会议,不同的是,这一次漫画出版社的社长张玉镇被列出席。
这这是『漫客世界出版社』的影响力扩大,营收增加的表现。去年,《漫客世界》周刊开始连载《机动战士高达》,一经面世,引起很大的反响,销量突破16万份,超过香港任何一本杂志。
这并不是香港的市场比前世大,而是《漫客世界》培育了香港的漫画市场;而且,台岛、新加坡也开始非正常渠道的销售《漫客世界》。
听完总经理苏东生的工作汇报后,大家都露出喜色,凭借代工美泰的玩具,华泰玩具可谓业绩每年都在增长,而且表现不俗。
稍后,陈光良说道:「手办部门的具体情况如何?」
一名负责人马上介绍起来:「从《北斗神拳》受欢迎一来,高质量和精细的制作工艺,一直和日本不相上下目前,我们的手办主要是《北斗神拳》、《城市猎人》等的周边产品.」
陈光良随即说道:「手办产业是一种很有前景而增长迅速的产业,集团要很重视。当然,漫画杂志社的每一个IP都是至关重要,两者协同发展。另外一方面,《机动战士高达》的连载,其拼装模型玩具,要尽快研发出来,就由手办部门负责,将手办部门列为华泰集团旗下的一级子公司」
「是,陈生」
这是在下一盘大棋,长远布局。
前世万代沦落的时候,《机动战士高达》和《龙珠》每年手办依旧有100亿的盈利(核算RMB)。
如今《机动战士高达》已经连载一年,而《龙珠》预计是1978年开始连载,这些都将是华泰的瑰宝。
「陈生,有漫画制作公司,想得到我们《北斗神拳》的动漫授权!」张玉镇提出一个事情。
趁此机会,他也想表现一下。
陈光良直接说道:「不行。动漫版权,将由我们亲自制作,香港目前本土动漫制作水平太低了。」
1959年一家油漆厂「中华漆厂」老板因为兴趣出资,请美国UPA(美国联合制片公司)公司的人远赴重洋来到香港,其中就有UPA的创始人StevenBoasastow,并购买器材,为油漆厂培训15名动画人才。(三文娱注:UPA是由一群从迪士尼离职的员工创办,风格上完全区别迪士尼的公司。虽然公司存在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的独立动画电视动画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60年UPA培训正式开始,可惜不久之后由于价格不合,UPA的人离开了香港。1961年,中华漆厂解散了这个动画部门,但留下15名动画人才,决心致力于动画行业,他们成为日后香港动画发展的中流砥柱
15名动画人才之后组成了三家公司:东方卡通动画公司、合纵卡通动画公司和香港动画公司。三家动画公司的成立代表著,香港的动画开始出具规模,动画向产业逐渐酝酿发展起来。
但显然,这些公司在陈光良眼里是不合格的。
而且,他以后也会有电视台,自然不会轻易授权动漫版权。
除非是日本这样的大市场,他会考虑授权给日本企业。
稍后陈光良便说道:「既然张社长提出来,那我们就再成立一个部门——动漫制作部。当然,我们需要先培养人才,晚一点去找美泰公司,邀请美国的人来港给我们培训一批,同时在香港本土也招募。前三年我们就净投入,等水平上前了,再考虑产出,和TVB合作播放。」
苏东生马上说道:「好,我们尽快筹备。」
作为高层,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盘大棋。
就拿漫画产业来说,别看漫客世界的作品很畅销,影响力也已经到了海外,但实际上面前才做到营收平衡。
漫客世界漫画师赚了钱,会去培养人才,会去开拓海外市场,更何况前面的窟窿才慢慢的补回来。
回到长江工业集团总部,陈光良从保险箱拿出《龙珠》的大纲及部分细纲参考,交给陈文恺。
「《机动战士高达》和这个《龙珠》的IP,价值非常的高,所以等到1978年,《龙珠》需要连载。这些漫画的IP价值,不在于七八十年代,而在于将来。」
陈文恺慎重的接过资料,他发现,父亲只有在漫画产业、电子产业的时候,才会特别慎重交代他。这充分说明,父亲对这两个产业最为重视。
他现在已经初步明白IP的重要性,因为他去美泰考察过很多次,人家才是做IP真正的高手。但父亲既然说漫客世界的漫画IP很有前景,相信将来会真正发展起来的。
「好的,我去把它锁进我的保险箱,等1977年再拿给漫画社。」
陈光良点点头,接著说道:「你发现没有,台岛、新加坡等地,已经开始对我们的漫画感兴趣,这就是在培养。所以说,想办法将漫画刊物以各种渠道在海外销售,哪怕是当地的盗版也无需理会。很简单,IP这个不是专利,它没有时效性。将来,漫画的周边才是我们收割的时候,而我们现在只是在培育市场。」
陈文恺佩服自己父亲的魄力,像他们对盗版自然是厌恶,但父亲对这种事情却看得长远。
「我明白了」
这个产业,本身是陈光良的『大文化产业』一环,所以他本人也时刻关注著发展。甚至他会看《漫客世界》,偶尔还会提出一些意见,传达给漫客世界。
相反,陈光良对目前的TVB、丽的电视台的节目毫无兴趣,很少看。
这些文化产业是香港本身就有的,而他需要给香港增加没有的文化产业——「港流+漫画」。
「大文化产业」「科技产业」,这是陈光良给香港带来的终极礼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