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1974)。
这天,陈文杰来到董事长办公室,说道:「爸,华人置业公司想出售皇后大道中的华人行。那座大厦已经到了需要重建的地步,而华人置业可能没有实力去重建,所以想出售。」
陈光良抬起头,顿时感兴趣起来,一般的物业他还真不上心,但这种位于中环商业核心区的写字楼地盘,确实很让他动心。
华人行是一幢名厦。
那么,华人行何以得名「华人行」?
香港开埠初期实行「华洋分治」,维多利亚城中环是洋人的地盘。
英殖民时代的香港,在由洋行控制的香港心脏地带「中环」,当时的华人公司能在这里租场地办公都算是一种扬眉吐气。
1922年,香港邮政总局和香港法院的旧址拍卖,在英属香港的华人们,把握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每平方英尺50港币的价钱,买下了这块地。1924年,这块地上建起了中环第一座由华人投资的大楼。
然而,洋人自诩高人一等,不屑于华人同楼聚集,于是这栋楼便只有华人租客,故而得名「华人行」。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无数的华人从华人行发迹,由华人创办的首家交易所「远东交易所」亦是在此诞生。
「这个物业,交给平安投资吧。平安银行在花园道的总行大厦,已经日益跟不上时代,预计八十年代需要重建;而华人行则可以买下来,投入重建,届时可以暂时作为平安金融集团的总部。」
陈文杰点点头,他并不在意这个,毕竟他们四兄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又什么芥蒂,他说道:「行,那我和文胜去沟通。」
陈光良点点头,接著说道:「这次长实集团在香港抄底,机会更多,我认为从1974~1976年都算抄底。理由很简单,这次大股灾和石油危机影响比以往严重,地产恢复较为缓慢.所以你们购入地盘悠著点,不要急切。」
「嗯,我明白。而且我们也要海外投资,本土依旧保持著一定的比例。这一波地产抄底算在1974~1976年话,那么五年周期,怕是80年代初期差不多结束。」
还真是如此,陈光良直接说道:「先这样计算,但谁又说的准。我们的优势在于,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大。」
「好的」
春日的中环,空气中还弥漫著股灾与石油危机的阴霾——街边商铺贴著「结业清仓」的告示,写字楼里不少公司缩减开支,惟有皇后大道中那栋略显陈旧的「华人行」,依旧透著与众不同的厚重感。
这栋承载著香港华人商业记忆的名厦,正悄然迎来一场关乎其未来的重要谈判。
平安投资总裁陈文胜带著两名下属,走进华人置业的会议室时,李福树、冯秉芬早已等候在此。作为华人置业的核心掌舵者(李氏家族是东亚银行创始人,冯氏家族坐拥冯氏企业,两家通过联姻深度绑定),两人虽已是商界前辈,却对这位年仅32岁的年轻人不敢有丝毫怠慢——陈文胜不仅是陈氏家族四子之一,更手握平安投资的决策权,而平安投资背后的陈氏家族,早已是香港华资圈的「顶流」,四子各掌一方,在地产、金融、航运、工业等领域呼风唤雨。
「陈生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掌管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集团,真是后生可畏。」李福树率先起身寒暄,语气中带著客气。
冯秉芬也笑著附和:「陈氏家族这几年的发展,我们都看在眼里,能和平安投资谈合作,是华人置业的荣幸。」
陈文胜微微颔首,没有过多客套,径直落座后开门见山:「多谢李生、冯生抬爱。这次来,是直奔华人行的事——我们了解到,华人行亟需重建,而平安银行未来计划重建总部大厦,在此之前,正需要一处位于中环核心区的物业作为临时总部,华人行的位置与历史底蕴,很符合我们的需求。」
他刻意点明「临时总部」的用途,既展现了收购的诚意,也暗示了陈氏家族并非「趁火打劫」——毕竟以陈氏的实力,完全可以低价压价,却选择坦诚需求,给足了对方尊重。
李福树闻言,心中暗松一口气。
华人置业之所以要出售华人行,并不是华人置业资金遇到问题,而是他们无力重建的问题;另外,他们想拿著卖掉华人行的资金,去收购另外一家企业——中华娱乐,其在中环拥有娱乐行大厦。
娱乐行的大厦,本身价值不及华人行大厦一半;更重要的是,华人置业需要控股中华娱乐50%股权,就可以控制娱乐行大厦。
华人行对香港华人意义非凡,他们不愿贱卖这栋「精神地标」。
见陈文胜态度坦诚,李福树也收起顾虑,坦诚回应:「华人行确实到了必须重建的阶段,只是眼下市场低迷,我们实在无力支撑。平安投资愿意接手,既能让这栋楼发挥更大价值,也能了却我们的一桩心事。价格方面,华人行地处中环核心,占地约1.8万平方尺,1972年巅峰时中环地价最高达1.2万港币/平方尺,即便现在行情不好,它的稀缺性摆在这,抗跌能力远超普通物业。」
这番话既是在阐述华人行的价值,也是在为报价铺垫。
李福树顿了顿,报出心理价位:「我们希望成交价能达到1.6亿港币。」
陈文胜闻言,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拿起桌上的物业资料,缓缓说道:「李生说的是实情,华人行的历史与地段,确实值这个价。但眼下的市场环境,不得不考虑——1972年的巅峰地价早已是过去式,现在中环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租金同比下跌30%,重建还需要投入至少1.5港币。我们拿下后,不仅要承担收购成本,还要砸重金重建,短期内很难盈利。」
他放下资料,给出己方报价:「1.5亿港币。这个价格,按占地算,每平方尺约8333港币,相当于巅峰时的70%左右,既考虑了当前市场的低迷,也尊重了华人行的历史价值。对我们而言,这是合理的投资成本;对华人置业来说,也能在市场低谷期收回一笔可观的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
一旁的冯秉芬忍不住插话:「陈生,1.5亿确实偏低了。你看这样,1.6亿,我们马上配合办理所有手续,并且承诺在过户后3个月内清空租户,不耽误平安投资的重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