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万里没有说话,手指快速在键盘上敲击,调出了电池的微观结构扫描图。
当放大十万倍的电镜图像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实验室一片沉默,大家都瞪大眼睛看着结果。
跟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清晰可见,如同两片贴在一起的粗糙砂纸不同。
G500的界面处,两种材料竟然呈现出分子级别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过渡层。
这是……原位固化技术?
师万里喃喃自语,声音里第一次出现了波动,说道:
他们在制造过程中就让电解质在电极内部直接生长?
这种技术他曾经在某个顶级国外科研机构的一份技术文献中见过只言片语,理论上可以彻底解决电解质界面阻抗问题。
如果华龙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那。。。场景太美,不敢想象。。。
十几天后,师万里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实验室。
师、师总工!小李突然喊道,伸手指了指前面:
第一千八百次循环完成了,容量保持率……99.8%!
这句话出来,实验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常规电池经过一千八百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能维持在95%就已经是顶尖水平了。
99.8%意味着这块电池几乎可以无限次充放电而没有任何衰减。
而且,其充放电电流能一直稳定在5c,表明它的充放电性能足够优秀,遥遥领先现有市面上的成品锂电池。
师万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沉稳说道:
大伙别高兴太早,这还只是开胃菜。明天开始,上压力测试,后天做穿刺挤压。
记住,军事装备用的电池首要保证是绝对的稳定和安全。接下来的测试项目,才是这种电池真正的考验,希望它能过关。”
次日上午九点,c号实验室地下三层的防爆间内,G500电池的第二阶段测试正式开始。
首先是抗挤压测试。
透明的防护室内,液压机缓缓施加压力。
施加在电池上的压力,从5kg开始,将逐步增加到100kg,如果整个过程中没有起火冒烟、爆竹的情况出现,即可视为过关。
压力达到30kg,电池外壳形变量……3%?技术员小张的声音紧张得颤抖。
监控画面上,被挤压的G500电池发生了肉眼可见的轻微形变,但没有出现温度上升、冒烟、起火的情况,电压读数一如既往,表明它还可以正常使用。
直到压力表上的数据来到120kg,电池形变明显变薄一半,电性能虽然完全失效,但它同样没有爆燃,只是温度微微上升,达到30.3度。
上穿刺。等了十五分钟,电池没有明显变化,师万里内心松了口气,然后发出新的指令,心中对G500电池的期待,多了几分。
一根直径三毫米的钛合金钢针以每秒五毫米的速度刺向电池中心。
这一步,对电池的考验是最严酷的。
在以往对传统锂电池测试中,这一步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燃烧甚至爆炸。
在场的众人,屏住呼吸,双眼一动不动注视着隔离仓内的电池。
穿刺完成,钢针贯穿。
电压?
稳定在2.61V,波动小于1.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