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11章 卫瓘的建议

第511章 卫瓘的建议(1 / 2)

张掖,一众讲武堂学子有说有笑的打扫着战场。

关彝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陛下当初创办讲武堂的举动,真是神来之笔。”

“短短几年时间,就为大汉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武将苗子。”

身旁的马奉一脸感慨的说道。

此次从羌人的地盘直插凉州张掖郡。

除了赶路之外,关彝还把自己关于骑兵的战法倾囊相授给这些讲武堂学子。

而这些讲武堂学子也按照学校里的做法,在理论知识之余,还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对抗。

沿路的那些小部落也成了他们拿来练手的东西。

在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讲武堂学子飞速成长,连带着整支骑兵的战斗力也快速提升。

别的不说,奔跑中更换坐骑的技能已经炉火纯青。

羌人部落一战,关彝他们很是缴获了一批战马。

让原本只有一人一骑的汉军,增加到双骑,有的甚至直接三骑。

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

而这种机动性的提高,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进入张掖之后,关彝便让讲武堂学子们停止演练,并且直插张掖郡的郡城觻得。

随后轻而易举的就夺取了觻得。

如此简单的夺城,自然是因为关彝军强。

但更多的还是敌人对此根本没有任何防备。

东边有武威郡,西边有酒泉郡,往北是河西鲜卑的地盘,往南则是祁连山。

觻得守军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关彝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杀过来的。

进城之后,关彝第一时间命人控制了所有交通要道。

严令不准袭扰百姓。

自己则带人杀向郡守府,解决了不愿意投降的张掖郡郡守,以及他麾下的死忠势力后。

整个郡城便落入到了关彝的手里。

胜利来的如此简单,也让一众讲武堂学子感到十分的放松。

就连马奉都忍不住心生欢喜。

若魏军皆如此的话,长安唾手可得!

但这也只是他在心里想想罢了,这种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本来归属感就没有那么强。

“好了,赶紧打扫完战场,咱们也该往武威郡去了。”

关彝吩咐道。

听到关彝的话,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其实哪里需要打扫什么战场,郡守死后,便没人敢再反抗。

清理完这些人的尸体之后。

关彝立刻让人到府库中取了一些粮食,用作接下来路上的补给。

做完这一切之后,关彝便带着人离开了张掖郡。

临走前,关彝将一面大汉的旗帜插在觻得城头。

宣誓这里已经是大汉的土地。

等到关彝他们离开之后,幸存的人们一脸敬畏的看着这面从未见过的旗帜。

迎风招展的火红旗帜上,一个大大的“汉”字展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把这面旗帜拔下来,哪怕关彝压根没有在这里留下一个士兵。

关彝走的毫不犹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而在千里之外的幽州,刘渊也几乎没有什么阻碍的就夺取了幽州。

能够夺取幽州也并非刘渊已经强到可以随便攻下一座坚城的地步,毕竟大军还在涿郡挡着王浑他们呢。

真正让刘渊轻而易举的夺取幽州的原因,是因为刚刚上任没多久的幽州刺史司马伷弃城而逃了。

司马伷的求救信送到洛阳之后,已经做出让王浑和司马骏派兵剿灭刘渊的司马炎没有理会。

因为幽州本来就有不少兵马,而且城池虽然不算高深,可对于大部分士兵都是骑兵的刘渊来说,并不是那么好进攻的。

司马炎觉得司马伷据城而守绰绰有余。

没想到司马伷看到司马炎拒不发兵援助自己,还以为自己被司马炎抛弃了。

而这种想法一旦出现,便再也挥之不去。

毕竟一个连自己亲弟弟都想杀的人,抛弃一个叔叔又能算得了什么。

司马伷这一逃,整个幽州顿时群龙无首。

要知道司马伷可不是什么废物,真要是废物司马炎也不会委派他接替司马孚的位置。

然而在这种疑心之下,司马伷还是做出了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逃出幽州之后,司马伷也没有第一时间返回洛阳或者河内。

而是逃往东北方向的辽西郡,准备在那里先观望一番。

在失去了司马伷这个主心骨之后,城防力量瞬间崩溃。

刘渊并没有花费多少力气便入城了。

得益于之前效命司马孚麾下的经历。

刘渊进城之后,立刻开始对司马氏的死忠进行搜捕。

他知道这些人绝不可能投降自己。

不过在抓到这些人之后,刘渊也没有傻到把他们一杀了之。

而是派人将他们分别圈禁起来,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果然这一手给刘渊带来了不小的好处,剩下的人见刘渊如此宽仁,便纷纷投降了刘渊。

刘渊也以“汉帝”的名义,给这些人加官进爵。

在做完这些后,一道旨意也恰到好处的从蓟县而来。

为了表彰刘渊为大汉立下的汗马功劳。

帝封刘渊为燕王,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刘渊在拜谢“汉帝”的同时,也立刻在幽州组织自己的班底。

任命秃发树机能为燕国国相,任命崔世义为博士。

其余人也各有封赏,俨然国家气象。

做完这一切之后,刘渊又以“汉帝”的名义,调拨幽州各郡兵马,前往涿郡抵挡洛阳兵马。

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也是卫瓘从冯翊郡返回的时候。

得到这个消息后,卫瓘也是一脸的无奈。

当初先王司马昭在时,便告诫司马炎不能和司马攸撕破脸。

结果先王薨逝不久,司马炎便将司马攸斥为逆贼,举兵讨伐。

若是战事顺利也没有什么问题,偏偏司马炎听信贾充之言,搅得民间朝堂一片糟。

这些事情卫瓘自然看在眼里,却不敢有丝毫反对。

贾充之人心胸极其狭隘,若是在这件事上得罪了他,必然会引来报复。

卫瓘虽然忠于司马氏,可也不是不懂谋身之人。

不过现在司马炎把自己从前线调回来,说明司马炎已经有所醒悟。

那有些话也就可以说了。

“孤嗣父王大统后,日夜勤勉不辍,只为维持大魏江山。”

“不曾想竟走到今天这一步。”

“卫卿,孤愧对先王啊!”

司马炎一脸惆怅的说道。

卫瓘哪敢接这个腔,赶紧说道:

“晋王如此忧于国事,倒是令臣感到汗颜!”

司马炎摇了摇头说道:

“卫卿,国事艰难如此,孤该怎么办才好!”

卫瓘故意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晋王,臣有些话不吐不快,还请大王莫要怪罪臣!”

司马炎这次让卫瓘回来,就是给自己出主意来了。

怎么会责怪卫瓘,闻言立刻说道:

“卿但言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