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江东局面(2 / 2)

“陛下有令,并州刺史秦朗,火速抽调兵马,南下驰援邺城,沿途郡县,严加戒备!”

“令雍州刺史王经,派出精锐沿黄河一线布防,绝不可让蜀军一兵一卒渡过白马津!”

“令兖州、青州各郡守将,凡能抽调兵力者,即刻向虎牢关方向集结,驰援洛阳!”

“令太傅钟繇,固守许昌城,可依前线战事伺机而动,倘若洛阳战事吃紧,当不惜一切代价前来增援解围!”

“......”

一道道军令,如同投石入水,在曹魏控制的北方大地上激起层层涟漪。

整个北方各个城郡的兵马,都被魏延孤注一掷的千里奔袭,彻底调动起来。

战事的焦点,已经不再是洛阳与虎牢关这片狭小的地域,更是延伸到黄河以北,曹魏所统治的核心区域。

一时间,天下震动。

......

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洛阳展开惊天动地的对决时,远在千里的江东之地,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

攻占建业城,对于蜀汉而言,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江东的各个世家、各个城主彻底臣服。

百废待兴的建业城,尚未归附的会稽与吴郡,以及错综复杂的士族关系,成为了萦绕在刘禅心头的难题。

刘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放弃盲目扩张的想法,并且清醒的认识到,稳固根基远比攻城略地更加的紧迫。

江东事宜千头万绪,必须选一个精于内政、老成持重者主持大局。

这个人,不能是吴国旧臣。

于是,一道诏令快马加鞭送往成都。

半月后,坐镇后方的丞相府长史蒋琬,被调至建业城,蒋琬来了之后,刘禅便将江东的日常治理、安抚民众、筹措粮饷等一应内政重任,全权托付于这位能臣。

军事部署上,刘禅也做了周密的安排。

江东水师是防御北方魏国的关键,他任命深谙水战的降臣步骘,总领水军事务,利用其声望和经验,尽快恢复并整合江东水军的战斗力。

同时,刘禅严令水师巡查江面,暂时封锁长江北岸各处要塞,以防曹魏趁乱南下突袭。

建业城的城防和安危,刘禅交给了通晓兵史的邓艾管理。

邓艾也不负重托,在短时间内,迅速整理军备,修缮城墙,布设警戒,将这座新攻占的都城,打造得固若金汤。

至于那些吴国降臣,刘禅采取了刚柔并济、恩威并施的手段和策略,令蒋琬、张昭等重臣筛选可用之才,对于真心归顺且有德才者,如张悌、诸葛恪等年轻一辈,可量才录用,授予官职,以安定人心。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首鼠两端的饕餮之辈,刘禅以雷霆手段果断处置,或下狱,或流放,以正朝纲。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吴国昔日的朝堂浑浊风气,均已肃清,新的秩序逐渐确立。

凭借孙权、步骘等重量级人物的归顺所产生的号召力,加上刘禅展现出的容人之量与治国手段,江东各地还在观望的豪强、郡守等人,见大势已去,纷纷遣使至建业投诚。

自此,江东乱局逐渐得以平息。

然而,和平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就在刘禅在江东统治之初,东部会稽郡以及吴郡背地里暗中涌动。

在曹魏细作的挑唆与支持下,手握兵权的吴郡太守贺齐,与会稽太守虞翻,几乎同时举兵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