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待君琢玉 > 第110章 名震朝野(二)

第110章 名震朝野(二)(1 / 2)

嘉靖皇帝满脸喜色地凝视着小公主头上的发簪,目光如炬,仿佛要将其看穿一般。

他的视线在发簪与周围群臣和各国使节的脸上来回游移,嘴角渐渐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转过头来,对着站在一旁的陆子冈说道:“陆爱卿啊,此珠钗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朕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这珠钗竟然能够随着公主的步伐而变换形态,实在是精妙绝伦!”

然而,就在众人满心欢喜之际,嘉靖皇帝的眉头却突然微微皱起。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珠钗,流露出一丝疑惑之色,随即开口问道:“陆爱卿,先前你曾告诉朕,这珠钗不仅可以变换形态,还能够发光。为此,你还特意向朕讨要了夜明珠。可是,如今朕观这珠钗,除了能变换形态之外,似乎并没有发光的迹象啊?”

陆子冈闻言,心中一紧,但他很快便镇定下来。

只见他赶忙拱手施礼,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皇上莫急,请稍安勿躁。这珠钗之所以尚未发光,乃是因为大殿内光线太强的缘故。还烦请皇上差人在殿中点燃几支烛火,并关闭大殿的门窗。如此一来,这珠钗便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奇妙之处了。”

嘉靖皇帝听后,表示同意,并转头看向一旁的吕芳,示意他去安排。

吕芳见状,连忙高声吩咐殿内的太监们按照陆子冈的要求去照办。

不一会儿,大殿内的烛火被随机点燃了一些,虽然光线不算明亮,但也足以照亮殿内的情况。原本有些昏暗的大殿,此刻被烛火映照得微微有些暖意。

与此同时,那些精致的窗棂也被缓缓合上,原本明亮的阳光被彻底隔绝在外。

随着最后一扇窗户的关闭,整个大殿像是被一层温暖而柔和的纱幔所笼罩,原本清晰的光线变得朦胧起来,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就在这一瞬间,大殿内的气氛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凝固了。

人们的呼吸都变得异常轻微,生怕自己的一点动静会打破这片刻的宁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再次聚集在小公主的头上,那支发簪在烛光的映照下,原本看似平凡无奇的珠钗,此刻却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荧光。

那光芒虽然并不耀眼,却异常柔和,宛如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静静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它的存在既不突兀,也不张扬,反而给小公主增添了几分仙气与灵动,使得她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仙子下凡一般,令人心生怜爱。

就在这时,一位外国使节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叹,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欧,买噶的,这珠钗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引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紧接着,另一位使节也附和道:“是啊,大明的手工艺竟然如此精湛,实在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位朝鲜使臣。

当他看到小公主头上那支散发着荧光的珠钗时,他的眼睛几乎要瞪出来了。

他立刻跳将出来,高声喊道:“亲爱的大明皇帝陛下,我朝鲜将对大明世代称臣,绝不背叛大明!”他的声音充满了敬畏和钦佩,显然是被这神奇的珠钗所震撼。

其他使节虽然不像朝鲜使臣那样谄媚,但也都纷纷点头称是,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嘉靖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他缓缓站起身来,环视四周,声音中带着威严与喜悦:“诸位爱卿,各国使节,今日所见,实乃我大明能工巧匠之心血结晶,陆爱卿所献之珠钗,不仅巧夺天工,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之光,实乃朕之瑰宝,亦是我大明荣耀之象征!”

陆子冈站在大殿中央,听到皇帝的赞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他谦逊地低下头,说道:“皇上过誉了,此珠钗不过是微臣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明白,这珠钗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精湛技艺,更是向世人证明了大明工艺的卓越成就。

嘉靖皇帝微笑着摆摆手,说道:“陆爱卿不必过于自谦!该是你的荣耀,你便无需推辞!如今,朕与众大臣以及诸多使节皆对这珠钗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为何能够在夜间发光以及究竟是如何能够变化形态?陆爱卿,你可否为我们详细解说一番啊?”

陆子冈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其实这珠钗发光全要归功于这夜明珠。关于用夜明珠的粉末来使珠钗发光,其实并非什么稀罕之物。在一些古老的文献中,便有记载夜明珠能够在夜间发光的特性。而我经过一番研究和实验,发现将夜明珠研磨成粉末后,同样能够保留其发光的能力。”

说到这里,陆子冈稍作停顿,让众人有时间消化他所说的话。

然后,他又接着解释道:“然而,要将夜明珠的粉末巧妙地藏于钗内,并且使其在适当的时候发光,却并非易事。这需要对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以及对材料特性的深入了解。”

众人听后,对陆子冈的技艺和智慧更是钦佩不已。他们开始想象陆子冈在制作这珠钗时所花费的心血和精力,不禁对他的才华赞叹有加。

陆子冈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看到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而关于这钗子能够变换形态的奥秘,其实就在于它内部精巧的机械结构。这钗身之中,巧妙地隐藏着一些细微的机关和引线。当公主行走时,她的步伐会引起轻微的震动,这些震动会传递到钗身内部的机关上。这些机关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使得钗头的装饰以及钗身两侧的翅膀能够缓慢地移动和变换位置,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嘉靖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赏。

待他讲完,皇帝转头面向群臣和使节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说道:“这实在是太精妙了!我大明自开国以来,手工艺人层出不穷,无论是丝绸织造、瓷器烧制,还是金银细工、珠宝镶嵌,都展现出了我大明朝人才济济、技艺精湛的一面。今日这珠钗,便是最好的例证啊!”

话音未落,朝堂上的群臣和使节们纷纷起身,有的向皇帝鞠躬行礼,表示敬意;有的则交头接耳,对这珠钗赞不绝口。整个大殿里,赞叹之声此起彼伏,一片和谐融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