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冈面带微笑,对着眼前的宦官微微颔首,然后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说道:“那么就有劳公公你了!”
那宦官见状,赶忙还礼,满脸谄媚地笑道:“陆大人说的哪里的话,您可是今日的主角啊!这日后啊,咱家还得仰仗您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头哈腰,显得十分殷勤。
陆子冈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地回应道:“公公言重了,子冈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宦官似乎并没有察觉到陆子冈的真实想法,依然自顾自地说道:“陆大人,您太谦虚了!以您的才华和能力,必定会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到时候,您可别忘了咱家哦!”
说罢,他又笑了起来,笑声中透露出一丝讨好的意味。
陆子冈微微一笑,没有再接话。
那宦官见状,便知趣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就不打扰陆大人了。我这就先行告退,向吕公公去复命了。您要是听到传唤,自有人会带您入宫面圣。”
陆子冈再次拱手行礼,道:“公公还请自便,我在此等候便好。”
……
奉天殿内,一片庄严肃穆,龙椅上的皇帝正襟危坐,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让人不敢直视。
群臣们分列在两侧,他们的表情都十分凝重,整个大殿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
奉天殿外,人头攒动,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挤得水泄不通。
尽管他们无法直接听到殿内的议事,但还是不时有小黄门从殿内出来,将里面所讨论的事情传达给他们。
这些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殿内的情况充满了好奇。
此时的嘉靖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仿佛要将每个人都看透。而站在他身旁的吕芳则微微弯着腰,轻声在他耳边低语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嘉靖皇帝才开口说道:“今日之大朝会,意义非凡。其一,边疆地区动荡不安,倭寇屡屡侵扰我国沿海,朕对此忧心忡忡。此次朝会,朕希望借此机会,让诸位爱卿畅所欲言,共同商议出一个安邦定国的良策。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朕深感欣慰。”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二,朕要向诸位爱卿以及来自番邦的朝贡使节们展示我大明的繁荣昌盛。我大明的工艺举世无双,这一点必须让天下万民都知晓。”
群臣闻听此言,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如潮水般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皇上圣明!”
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大殿,仿佛要冲破殿顶,直上云霄。
嘉靖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缓缓抬起手,做了个平身的手势,示意众人起身。
群臣这才如蒙大赦般站起身来,一个个垂首而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待众人站定,嘉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提高嗓音,大声说道:“宣各国使节入宫朝圣!”
这一声犹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回荡。
门前的小黄门们听到皇上的圣旨,不敢有丝毫迟疑,齐声高呼:“宣各国使节入宫朝圣!”
“宣各国使节入宫朝圣!”
“宣各国使节入宫朝圣!”
他们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殿外的广场上不断回响,远远地传了出去。
……
站在宫外的陆子冈一脸愁容,他心中暗自嘀咕:“这才刚刚开始宣番邦使节面圣,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心情也愈发焦急。
终于,各国使节陆续朝拜完毕,并在奉天殿内站定。
此时的嘉靖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旁静候的各国使节,然后用一种威严而又和煦的语气说道:“朕今日之朝会,是希望让各国使节看到我大明的团结与力量,让四海之内,皆知我大明乃礼仪之邦,不可轻辱。”
各国使节听闻此言,连忙躬身行礼,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嘉靖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今日,朕还有一件喜事要与诸位分享。朕收到了一份将要献给朕最爱的公主的献礼,此乃宫中匠人陆子冈所制的‘灵凤变’珠钗。”
说到这里,嘉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似乎对这份礼物颇为满意。
他继续介绍道:“听说此钗工艺精湛,寓意吉祥,而且此钗还可以变幻形态,甚至还能夜间发光,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朕心甚悦啊!”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有一名外国使臣快步走出队列,他满脸狐疑地看着嘉靖皇帝,高声说道:“哦,我敬爱的大明皇帝陛下啊!您所说的这种能够变幻形态,甚至在夜间还会发光的发簪,我们可真是闻所未闻啊!这会不会有点言过其实了呢?”
“大胆,我大明工匠的手艺岂是你等蛮荒之地番邦人士所能知晓的!”吕芳站在堂前说道。
面对外国使臣的质疑,嘉靖皇帝的脸色并没有丝毫变化,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吕公公,无妨,我大明工匠之手艺又何须夸大其词,待你们亲眼目睹之后,自然就会知晓这其中的真假了。”
说罢,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侍从,吩咐道:“来人啊,宣陆子冈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