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内,舆论造势。
与此同时,赢无忧的舆论攻势在秦国境内全面展开。
最新一期的《大秦新报》以醒目的标题和通俗的文字,将楚国的“罪状”公之于众。除了官方檄文,那些由赢无忧授意编写的白话文故事,更是成了市井街巷热议的话题。
“看看!这就是楚国的贵人!为了自己享乐,逼着百姓种甘蔗,活活饿死人!”
“五万大军打百越蛮子都打不过,还有脸来抢我们的粮食?”
“听说他们自己边境有点粮,还藏着掖着,不管内陆百姓死活!这样的朝廷,不完蛋才怪!”
酒楼茶馆里,说书先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楚国贵族恶行录”。
“……那昭氏贵人,良田千顷,仓廪充实,却眼睁睁看着治下百姓易子而食!有老叟跪求一粒米,竟被其家丁乱棍打出,当晚便冻饿而死!其心之毒,甚于蛇蝎!”
“……楚军在南越,不敢与联军正面交锋,专挑老弱妇孺下手,劫掠村寨,焚烧房屋,其行径,与禽兽何异?幸有天理,百越义士奋起反抗,方替天行道!”
“……最可恨者,楚廷明知经济区有我大秦仁义之粮,可救万民于水火,却严密封锁消息,只顾边境几县,任由内陆化为焦土!此等朝廷,留之何用?!”
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细节丰富、情感饱满的故事,极具煽动力。听者无不动容,对楚国的腐朽残暴深感愤慨,对秦国的“仁义之师”充满期待。“伐无道,拯黎民”的口号,开始在秦国民间自发地流传开来。
赢无忧站在大秦第一楼三楼的窗边,听着传来的市井喧哗,嘴角微微一笑,舆论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生根发芽。
现在只等一个契机,只要契机到了,让楚国自己将最后的遮羞布扯下,则万事大成。
楚国,郢都的粮荒达到了顶峰。官仓早已空空如也,贵族们的私仓虽有余粮,却紧闭大门,武装家丁日夜巡逻。
从几天前,就有饥民开始冲击贵族府邸,虽然最后都被贵族们的家丁打死,但谁都清楚,大规模的冲突即将爆发。
楚王宫,楚王负刍在极大的恐惧和压力下,精神已近崩溃。
朝堂上也人心惶惶,就再大家都在想着各自的退路时,那些激进派贵族再次进言了,他们提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