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587章 时代狂飙,动乱开局

第587章 时代狂飙,动乱开局(1 / 2)

三月十五日,李长河对情报机关出手,提高经费,砍掉蛀虫,打通特情署、军情署、锦衣卫、东厂、政事堂参谋处联通。

五大情报机构之间第一次进行情报共享。

目的:大力推进对大唐周边地区的情报侦查。

四月,李长河参加全国工商业联席会议,开始对商业进行整顿。

同时正式发布大唐高等学院扩招令,将在十六大高等学府基础上,预计花费三年时间,将高校数量扩编至一百所高等学府。

即每个省级行政区至少一所。

并且在原先每年每个学校一千人招生名额基础上,继续扩招,扩编到每年每校不高于五千人。

将继续深化高等教育,创设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

基层教育方面,要求在每个县级层面,实行3+2模式,即:必须建设至少三所小学,两所中学。

同时,李长河为众李氏子弟老师,教习他们学习。

五月,举办五一国庆庆典,天下共庆,再次展现大唐军力与实力。

并与吐蕃,东北三国等各方展开会议,同时派遣农使巡各省,加强农业建设。

六月,成立中央巡视组,对省级治理进行查验,要求各省一把手返回长安述职。

李长河在六月初六留下千古诗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悼念亡妻,此情感动世人。

七月,将原属于交通署旗下的铁路运营与建设分离出来,成立大唐皇家铁路局。

并要求两年之内,将交通署的经济职能完全剥离,行政与经济分开。

同时成立大唐经济开发署,负责审批大型矿业开采事宜,和大型经济项目。

八月,按照大唐经济法,对十八家商社进行垄断调查,李长河亲自巡视税务署,与税务一把手深入交谈,同月将税务位阶提高到一级,成立大唐税务部。

职责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税务部门人员招录以底层寒门人士为主,凡世家大族子弟需要历经三层审核,方能入职。

同时正告所有行商人员,务必在年贞观十四年国庆节前将偷逃税款补齐,不然将严厉处置。

九月,李长河与皇帝李世民一起巡视各地卫国军部所。

九月二十五日,李世民立刻下令,进行全国军区指挥员防卫调换,原属于北部军区的调至南部,西部调至东部,一时间全国震动。

十月,李长河和首宰房玄龄一起召开全国文化工作者会议,听取并记录相关讯息,并表示继续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会议中针对交流问题,要求官员之间,三年内必须考定普通话,不然一年降一级。

十一月,举行大唐十年优秀劳动者表彰大会,将十年以来各行各业都优秀人才齐聚大唐长安,大力宣传。

同月成立大唐文化与发展委员会,要求各个省级建设报业,及时发布朝廷政策。

十一月十六日,山东有豪族纠结人马准备搞群体事件,被情报机构获知,直接以反恐谋反进行强力镇压。

斩三百六十一人。

十二月,大唐皇帝令发出,要求进行全国卫国军冬季训练,继续加强圣皇党对军队建设中的作用,做好表率。

年底清查,各个部门开始上交本年度计划表。

总之,重新回归大唐朝廷中央的李长河,众人都觉得有点不一样。

不像以前那样的温良,多了一份锋芒毕露。

还有,铁血。

时间到了贞观十四年一月十五日,新一年的大朝会和工作总结。

李长河上任临时宰辅一年,成绩斐然,让所有怀疑他的人都闭了嘴。

首先便是详点贞观十三年的税收收入。

达到了夸张的38.16亿,比贞观十二年多了整整16.56亿。

由此可见,逃税之人有多少,还有就是税务部门内部有多少蛀虫。

借着这次朝会,李长河对税收进一步优化。

扩大税收范围,增加税种。

将以前未曾详细管理的经商活动也纳入税收范围,详细名列税收栏目,确定好税收减免和增加税种的合理解释。

有了贞观十三年的成绩,李长河接下来的行政手段更加激进。

针对贞观十四年的财政预算会议,李长河认为贞观十四年的收入至少有五十亿,那么对应支出也为五十亿,要财政平衡,不能有钱不用。

甚至不止如此,会议上,他将国家借贷规模史无前例的扩大化。

提出了五年五百亿经济刺激计划。

这一项计划直接把大唐朝廷高层官员吓懵了。

九成五的人都不支持李长河,他们疯狂反对李长河这一项疯狂的经济支出。

觉得这样的激进会让大唐如今的大好局面被拖垮,政局不稳。

但李长河早已预料到庞大的反对声。

他的应对方式很简单,他顺势拿出了土地财政计划。

自从王守义事件后,全国土地买卖几乎归零,十三年的时间,大唐土地买卖每一年都在加码限制,到如今,已经被限制的死死的,不少人心里都不满。

但因为大唐经济在狂飙,将这一矛盾掩盖了。

如今到了使用松绑的时候了。

李长河很清楚,十三年时间,从贞观元年开始的改革红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大唐的经济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滞胀期。

如何突破?很简单,继续改革,开辟新路,或者工业革命。

但如今这个时代的工业革命积累还不到位,人才和各项原因吧,在李长河预估中,想要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至少还需要积累十年。

所以目前,李长河的药方就是土地财政规划。

他详细将土地财政的好处讲出来,一下子让很多人都在思考。

但即便这样,他们觉得五年五百亿,依旧还是觉得不行。

于是继续讨论博弈。

最后在李世民的斡旋下,五百亿下降到了三百亿。

三百亿也超过了李长河预计,因为他最初的想法是二百亿。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故意往高的报,这样才有下降空间。

而这三百亿,其中一百亿为工业产品补贴,刺激工业发展,为将来的工业革命做准备。

一百五十亿为全国基础建设: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其中拿出五个亿作为对外探索费用,大航海的时代初步出现。

剩余五十亿,农业、教育、医疗(人口增长)补贴。

当规划出台,公示长安的时候,长安股票交易所,第二日全线暴涨。(自从皮元和在定襄成立了四海交易所,后来经济战成功后,皮元和在李长河支持下,在长安也建立了交易所)

贞观十四年,财政收入继续飙升至71.23亿,同年大明宫工程开始建设。

贞观十五年,改革深入,释放出更多红利,加上土地财政的开展有了显着成效,本年度财政收入93.26亿。

本年,科学院将远距离电磁波通讯技术发明出来,电报通信交流出现,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更深一层。

而后多年的科学院投入,开始有了惊人的产出。

贞观十六年,继续卖地,持续经济刺激,财政收入达到106.89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贞观十七年,财政收入151.21亿。

这一年年底,房玄龄退位首宰职位,李长河上位。

李世民见房玄龄致仕,心中感慨,于是下令建设凌烟阁,首批二十四功臣第一次面世。

同年李长河在国庆期间,再次推出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表示未来五年朝廷将拿出千亿投入经济建设。

大唐全国沸腾,史无前例的经济狂飙开始了。

为了使用这一千亿,各种大型工程和项目全部上马。

尤其是铁路建设,在原先的基础上,开始勾连全国,将全国主要地区全部用铁路沟通起来。

城市建设,道路、水利、矿业、工商业等等。

大唐的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启,对外海上贸易提升到最高层次。

而在李长河的指挥分配下,李世民的孩子有立志从政的,被隐姓埋名去基层历练。

他们是:

长孙皇后之子:李承乾,李承泰,李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