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坡与城墙之间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虽无遮挡,却因夜色浓重,成了天然的掩护。
战士们弓着身子,脚步放得极轻,手中的工具被包裹在布条里,避免发出碰撞声,他们深知,一旦被城内守军发现,坑道挖掘计划将前功尽弃。
抵达预定位置后,战士们立即分工。
一部分人负责挖掘坑道,铁锹与铁镐插入泥土的声音被刻意压低,只在寂静的夜色中留下轻微的“沙沙”声。
另一部分人则手持盾牌,警惕地盯着城墙上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守军的突袭。
还有人负责搬运木板,每当坑道向前掘进一米,就用木板支撑起坑道顶部,防止泥土坍塌,这是大乾军在多次攻坚战中总结出的经验,既能保证坑道安全,又能加快掘进速度。
城内的西夏兵丁很快察觉到了异常,城外的安静太过反常,隐约还能听到田野里传来的细微声响。
“不好!大乾军肯定在搞鬼!”一名守军小校大喊,随即下令用轰天雷向城外盲目轰击。
石弹带着呼啸声从城墙上飞出,落在田野里,“轰隆”作响,砸开一个个大坑,泥土与碎石飞溅。
可大乾军战士们早已做好应对准备。
听到轰击声,挖掘的战士们立即停下动作,蜷缩在坑道内或田埂后躲避。
待石弹落地,烟尘尚未散去,又迅速回到岗位,继续掘进。
夜色成了他们最好的保护,西夏军的盲目轰击,大多落了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火力位置。
时间在紧张的挖掘中悄然流逝,夜色越来越浓,兴庆府城内的轰击渐渐稀疏,守军也意识到盲目轰击徒劳无功,只能派出斥候偷偷出城侦查,却被大乾军的警戒部队发现,刚靠近土坡就被弩箭射回。
九月二十日凌晨丑时,经过数小时的艰难掘进,两条长约百米的坑道终于挖到了兴庆府东门城墙下。
坑道顶端紧贴着城墙的地基,战士们借着坑道内微弱的灯火,仔细检查着城墙的结构,确保炸药能精准摧毁墙体。
“开始装炸药!”负责爆破的小队长低声下令。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将四百斤炸药分装在两个巨大的炸药包内,炸药包外层裹着厚实的麻布,防止受潮或被碎石划破。
他们将炸药包缓缓填入坑道顶端,用泥土固定好位置,确保炸药爆炸时的冲击力能完全作用在城墙上。
随后,战士们拉出长长的导火索,将其沿着坑道延伸至城外的安全区域。
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仔细检查了导火索的连接情况,又用火种测试了引火速度,确认无误后,对身边的战友喊道:“都撤!撤到五十米外的土坡后!”
战士们有序地撤出坑道,沿着来时的路线快速后退。
最后一名战士撤离时,还不忘用泥土将坑道入口掩盖,避免被守军发现。
所有人都躲到土坡后,紧张地盯着城墙的方向。
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