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长安在望(1 / 2)

长安南门外的灞水,晨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水面上,将岸边的芦苇丛染成一片朦胧的青色。

徐宁率领的一万五千人大乾军,已在北岸列成整齐的方阵,与岸边的芦苇相映成趣。

而在芦苇丛深处,数十根被朱砂染成红色的苇子秆笔直挺立,这是侦察部队连夜标记的浅滩路线,也是徐宁部突破灞水防线的关键。

“三营听令!”徐宁勒马出列,手中的钩镰枪斜指地面,声音洪亮如钟,“立即在北岸构筑防御工事,盾牌手在前组成盾墙,弓箭手抢占土坡制高点,务必掩护二营顺利强渡!若西夏军发起反击,不惜一切代价顶住!”

“末将遵令!”三营统领高声领命,随即率领将士们行动起来。

盾牌手们推着沉重的铁盾,在岸边快速搭建起一道丈余高的盾墙,盾与盾之间严丝合缝,形成坚实的防护。

弓箭手则敏捷地爬上岸边的土坡,拉弓搭箭,箭尖直指灞水对岸。

“二营,出发!”徐宁再次下令,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二营将士们迅速扛上木板,腰间别着短刀,快步走入灞水。

此时的灞水水流平缓,水深刚没过膝盖,冰凉的河水虽浸透了衣物,却丝毫挡不住将士们的步伐。

他们踩着芦苇秆标记的浅滩,步伐整齐地向对岸推进,木板则被架在水中,为后续部队铺设临时通道。

“放箭!”灞水对岸的西夏守军终于反应过来,一名将领高声下令。

密集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大乾军,有的落在水中溅起水花,有的则朝着将士们的要害袭来。

“举盾!”二营统领高声喊道,将士们迅速举起手中的木板,挡住飞来的箭矢,继续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北岸的三营弓箭手发起反击,箭雨如飞蝗般掠过水面,精准地射向西夏军的阵地。

西夏军的弓箭手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火力顿时减弱。

二营将士趁机加快速度,很快便抵达对岸,与西夏守军展开近身搏杀。

大乾军将士们配合默契,长枪兵在前突刺,枪尖如毒蛇吐信,不断刺穿西夏士兵的胸膛。

刀盾兵紧随其后,盾牌猛击敌军,短刀则趁机收割性命。

后续赶来的将士们则迅速扩大突破口,将西夏守军分割包围。

短短半个时辰,灞水对岸的西夏守军便被全歼,大乾军成功抢占有利地形。

徐宁率领后续部队陆续渡河,在南岸构筑营寨。

他站在营寨高处,望着远处的长安南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长安城南的屏障已被撕开,接下来,他们将与其他几路大军配合,对长安形成合围之势。

与灞水岸边的激战不同,长安东门之外,孙安率领的大军正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

东门是长安的重要门户,城墙高大坚固,西夏军在此布置了大量兵力,想要正面突破绝非易事。

孙安深知这一点,因此制定了“先夺制高点,再出奇袭”的战术计划。

“项充,命你率领五千人,即刻攻占望岳坡!”孙安对着麾下将领项充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