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一愣,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勤王队伍?哪里来的勤王队伍?”
话音刚落,城下传来一阵呼喊声:“城头守将听着!我家大人宋清,率部前来勤王,带来粮草数千石、人手五六千余,速速开城门!”
李纲低头望去,只见城下站着一名汉子,手中高举着一封信,身后还跟着几名随从,神色恭敬却带着几分急切。
他心中一动,连忙对小校说:“快,把他带上来,我要亲自问清楚!”
很快,黄文炳的亲信被带上城墙,将信件双手递给李纲。
李纲颤抖着双手打开信件,当看到“宋清率两千人、五千石粮草前来勤王”的字样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希望,这或许,真的是洛阳的转机!
当即李纲直接对左右道:“带他随我一起进宫面圣!”
皇宫之内。
赵楷看信中写着,宋清率领五千余人,带着足够支撑半个月的粮草,前来辅佐皇宋共守洛阳,愿意听从赵楷和李纲的调遣。
“陛下,这或许是咱们的转机!”李纲语气激动地对赵楷说道,“不管这支队伍的实力如何,至少他们带来了粮草,还能暂时稳定军心。咱们可以先让他们进城,再做打算。”
赵楷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连忙说道:“快!快下令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只要能守住洛阳,朕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很快,洛阳城的东门缓缓打开,宋清率领队伍,将“大乾”的旗号随手一丢,浩浩荡荡地走进了洛阳城。
当赵楷和李纲在皇宫内见到宋清时,虽然发现他带来的队伍人数远没有信中说的那么多,却也没有过多计较,在这绝境之中,哪怕只是一丝希望,他们也愿意紧紧抓住。
宋清看着眼前憔悴不堪的赵楷和李纲,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自己的投机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洛阳城的这场末日挣扎中,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而远在燕京的姜齐,仅仅两天之后,就知道有这样一支投机队伍,正在洛阳城内上演着一场可笑的“救主”戏码。
他正忙着筹备新年的庆典,同时规划着明年开春后的军事行动,对于洛阳这座即将陷落的孤城,他并未放在心上。
洛阳城的末日,虽然因为宋清的到来暂时推迟了几天,却终究无法改变。
无粮无钱,如何坚守?如何复兴?
只有赵楷如同是吃了丹药一样,精神振奋起来,对宋清和黄文炳大肆封赏,尤其黄文炳还是举人出身,正儿八经的文人。